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火把花

火把花

药材名称火把花

拼音Huó Bǎ Huā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火把花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quhounia coc cinea Wall.var.mollis (Schlecht.)Prain[C.mollis Schlecht.]

采收和储藏:8-12月花开期采收,晾干。

原形态火把花,灌木,高1-2m。枝密被锈色星状毛。叶对生;叶柄长1-2cm,被星状绒毛;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1cm,宽2.5-4.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小圆齿,两面被星状绒毛。轮伞花序6-20花,常在侧枝上多数组成侧生簇状、头门面或总状花序,均多少被星状毛;苞片短小,线形;花梗长约1mm;花萼管状钟形,长约6mm,外被星状毛,萼齿5,直伸,宽三角形,长约1mm;花冠橙红色或朱红色,长2-2.5cm,外面被疏星状毛,上唇卵圆形,微2裂,略呈盔状,下唇开张,3浅裂,裂片卵圆形;雄蕊4,内藏前对较长,花丝略被髯毛,花药2室;子房具腺点,花柱2浅裂,花盘平顶。小坚果倒披针形,先端具鸡冠状的膜质翅。花期8-12月,果期10-翌年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50-3000m的多石草坡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东南部。

性味清肝明目

功能主治。主肝热目赤翳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楤木

    药材名称楤木拼音Sǒnɡ Mù别名刺龙包、雀不站、鸟不宿、刺老包来源五加科楤木属植物楤木Aralia chinensis L.,以根皮和茎皮入药。全年可采,切段,晒干。性味甘、微苦,平。功能

  • 白苏子油

    药材名称白苏子油拼音Bái Sū Zǐ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子果实压榨出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illa frutescens(L.)Britt.原形态白苏,一年生草本,高

  • 蒙自木蓝

    《中药大辞典》:蒙自木蓝药材名称蒙自木蓝拼音Ménɡ Zì Mù Lán别名大铁扫把、铁马豆、白豆、多花木蓝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蒙自木蓝的根。夏、秋

  • 白花坚荚树

    药材名称白花坚荚树拼音Bái Huā Jiān Jiá Shù别名坚荚树出处《救荒本草》载有坚荚树,云:"生辉县太行山谷中,其树枝干坚劲,可以作棒。皮色乌黑,对分枝叉。叶亦对生,叶似拐枣叶而大,微薄,

  • 鲢鱼

    《中药大辞典》:鲢鱼药材名称鲢鱼拼音Lián Yú别名鲸鱼、白鱮(《埤雅》),白脚鲢(《医林纂要》)。出处《纲目》来源为鲤科动物鲢鱼的肉。原形态体侧扁,呈纺锤形,腹部狭窄,从胸部至

  • 鲩鱼胆

    《中药大辞典》:鲩鱼胆药材名称鲩鱼胆拼音Huàn Yú Dǎ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鲤科动物草鱼的胆。冬季收集,阴干。性味①《本草拾遗》:"苦。"②《纲目》:&

  • 野竹兰

    《中药大辞典》:野竹兰药材名称野竹兰拼音Yě Zhú Lán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小花火烧兰的根。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5~65厘米。茎直立,上

  • 宁波溲疏

    《全国中草药汇编》:宁波溲疏药材名称宁波溲疏拼音Nínɡ Bō Sōu Shū来源虎耳草科宁波溲疏Deutzia ningpoensis Rehd.,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辛,寒。

  • 朝鲜梾木枝

    药材名称朝鲜梾木枝拼音Cháo Xiān Lái Mù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朝鲜梾木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coreana (Wanger.)Sojak[Cornus

  • 绿百合

    药材名称绿百合拼音Lǜ Bǎi Hé别名直瓣红花百合、苍山红百合、百合出处绿百合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六蔬类,云:“云南有之。花色碧绿,紫斑锈错,香极浓,根微苦。”所述形态。附图及产地,与百合科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