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五色丹。见该条。
①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总称十二井穴。即: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肠),至阴(膀胱),涌泉(肾),中冲(心包),关冲(三焦),足窍阴(胆),大敦(肝)。详
【介绍】:见黄宰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恶阻。详该条。
挽救亡阳的治法。同回阳救逆。详该条。
经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白环俞,见该条。
二十四节气之一。《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的最冷时期。
脚的后部。《灵枢·经脉》:“足少阴之脉……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足阳明之别。《灵枢·经脉》:“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本络脉发生病变,实则发狂;虚则为足胫部肌肉萎缩,弛缓不收
出《备急千金要方》。位置同女膝穴。参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