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牛毛七

牛毛七

《中药大辞典》:牛毛七

药材名称牛毛七

拼音Niú Máo Qī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曲尾藓科植物山毛藓全草。全年采收,阴干用。

原形态密集成丛,暗绿带黄棕色,高4~10厘米。茎直立,纤细,又状分枝,多目次年生殖苞下茁生新枝,形成分层的垫状;密披红棕色暇根。叶密生,干时卷缩,湿时倾立,狭长披针形,全缘,内卷;中肋单一,细长,先端突出叶尖。雌雄同株。蒴柄黄色,干时直立,湿时弯曲。孢蒴圆卵形,具短台部,具深色纵纹8条。蒴盖圆盘状,具长喙。蒴帽兜形。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背阴的岩壁、岩穴或石隙中。分布云南、四川、陕西等地。

性味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安神定志,祛风除湿,止血镇痛。治骨蒸潮热,神经衰弱,风湿疼痛,癫狂,外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钱。外用:研末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牛毛七

药材名称牛毛七

拼音Niú Máo Qī

英文名Oreas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曲尾藓科植物山毛藓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as martiana(Hopp. Et Hornsch.) Brid.[Weisia martiana Hopp.et Hornasch.]

采收和储藏:全年采收,阴干用。

原形态山毛藓,密集成丛,暗绿带黄棕色,高4-10cm。茎直立,纤细,叉状分枝,多自次年生殖苞下茁生新技,形成分层的垫状;密披红棕色假根。叶密生,干时卷缩,湿时倾立,狭长披针形,全缘,内卷;中肋单一,细长,先端突出叶尖。雌雄同株。蒴柄黄色,干时直立,湿时弯曲。孢蒴圆卵形,具短台部,具深色纵纹8条。蒴盖圆盘状,具长喙。蒴帽兜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背阴的岩壁、岩穴或石隙中。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四川、陕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数十株密集丛生,呈垫状或团门面,暗绿带黄棕色。每株分离湿润后,茎纤细,长可达10cm,多分枝,分枝基部可见密集的红棕色须状假根。叶密生,干时卷缩,展开后呈卵状披针形,全缘内卷,基部下延呈尖耳状,顶部狭尖,中肋1条,先端突出叶尖。有的可见孢蒴,圆卵形,具短台部,有8条深色纵皱,蒴盖圆盘状,具长喙,蒴帽兜形。气微,味淡。

性味甘;淡;平

归经心;肺经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安神定志;祛风除湿;止血镇痛。主骨蒸潮热;神经衰弱;风湿麻木;筋骨疼痛;癫狂;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15g。外用:适量,研末撒。

复方1.治神经衰弱山毛藓15g,枣仁9g,炙远志6g。煎。

2.治风湿麻木山毛藓15g,络石藤9g。煎服或泡酒服。(1-2方出自《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甘薯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薯药材名称甘薯拼音Gān Shǔ别名白薯、红薯、红苕、番薯、地瓜来源旋花科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以根、藤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性味甘、涩,微凉

  • 打箭菊

    药材名称打箭菊拼音Dǎ Jiàn Jú别名鞑新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川西小黄菊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ethr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Ling e

  • 一颗针

    药材名称一颗针拼音Yì Kē Zhēn别名黄连、三颗针、刺榴根、子檗、刺檗、山石榴、刺木仔根、大刺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日本小檗的根、根皮及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thunb

  • 梗花雀梅藤

    药材名称梗花雀梅藤拼音Gěnɡ Huā Què Méi Ténɡ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Henry Sageretia别名红藤、皱锦藤、柄花雀梅藤。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

  • 木槿子

    《中药大辞典》:木槿子药材名称木槿子拼音Mù Jǐn Zǐ别名朝天子(《饮片新参》),川槿子(《药材学》)。出处《纲目》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木槿的果实。9~10月,果实现黄绿色时摘下晒干。生境分

  • 五指毛桃根

    药材名称五指毛桃根拼音Wú Zhǐ Máo Táo Gēn别名南芪、土黄芪(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土五加皮(《广西中草药》)。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

  • 石蕊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蕊药材名称石蕊拼音Shí Ruǐ别名山石蕊、石花、石伤药、太白树来源地衣类石蕊Cladonia rangiferina (L.)Web.,以地衣体入药。生境分部分布于黑

  • 栗树根

    《中药大辞典》:栗树根药材名称栗树根拼音Lì Shù Gēn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树根。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淡,性平,无毒。"功能主治①

  • 川乌头

    《中药大辞典》:川乌头药材名称川乌头拼音Chuān Wū Tóu别名川乌(《金匮要略》)出处侯宁极《药谱》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块根。夏至至小暑间挖出全株,除去地上部茎叶,然后将子

  • 野鸡草

    《中药大辞典》:野鸡草药材名称野鸡草拼音Yě Jī Cǎo别名小仙茅(《贵州药植目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石蒜科植物小金梅草的全株。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球形或长圆形,顶部冠以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