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牡荆

牡荆

药材名称牡荆

拼音Mǔ Jīnɡ

别名黄荆、小荆、楚

性味实:苦、温、无毒。

叶:苦、寒、无毒。

根:甘、若、平、无毒。

茎: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1、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

2、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煎开,乘热饮服。甚效。

3、湿痰白浊。用牡荆子炒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4、耳聋。用牡荆子泡酒常饮。

叶:

1、九窍出血。用荆叶捣汁,酒调服二合。

2、小便尿血。治方同上。

3、腰脚风湿。用荆叶煮水,熏蒸病人,以汗出为度。

根:各各上风疾。用七叶黄荆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等分煎汤,每日饮服适量。

茎:灼疮发热,风牙痛。青盲内障。

荆沥:

1、中风口噤。服荆沥,每次一升。

2、头风头痛。用日取荆沥饮服。

3、喉痹疮肿。取荆沥细细咽服。或以荆一把,水煎服。

4、心虚惊悸,形容枯瘦。用荆沥二升,火上煎成一升六合,分四次服,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

5、赤白痢。久不愈。用荆沥饮服,每日五合。

6、疮癣。用荆沥涂搽。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山柳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柳药材名称山柳别名华东山柳来源山柳科山柳Clethra barbinervis Sieb. et Zuc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山东、台湾、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功能主治清热解

  • 栗树根

    《中药大辞典》:栗树根药材名称栗树根拼音Lì Shù Gēn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树根。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淡,性平,无毒。"功能主治①

  • 须叶藤

    药材名称须叶藤拼音Xū Yè Ténɡ英文名Indian Flagellaria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须叶藤科植物须叶藤的根或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lagellaria in

  • 麻柳树根

    《中药大辞典》:麻柳树根药材名称麻柳树根拼音Má Liǔ Shù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根及须根或根皮。性味《重庆草药》:"味麻辣苦,性热,有毒。

  • 紫藤子

    《中药大辞典》:紫藤子药材名称紫藤子拼音Zǐ Ténɡ Zǐ别名紫藤豆、藤花子、紫金藤子(《江苏植药志》),土木鳖(苏医《中草药手册》)。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藤的种子。原形态植物

  • 花叶冷水花

    药材名称花叶冷水花拼音Huā Yè Lénɡ Shuǐ Huā别名金边山羊血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花叶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cardierei Gagnep.et Guil

  • 兔子毛

    药材名称兔子毛拼音Tù Zi Máo出处《内辈古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西伯利亚艾菊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具多数残留的干

  • 鹿藿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藿药材名称鹿藿拼音Lù Huò别名老鼠眼、饿蚂蝗[湖南]、痰切豆来源豆科鹿藿属植物鹿藿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以根及全草入药。夏

  • 糜穰

    药材名称糜穰拼音Mí Ránɡ出处《广济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稷的茎。性味《纲目》:"辛,热,有小毒。"功能主治《广济方》:"治脚气冲心、闷。糜穰一石,

  • 竹荪

    药材名称竹荪拼音Zhú Sūn别名竹蓐、竹肉、竹菰、竹蕈出处1。本品以竹蓐之名始载于《食疗本草》,云:“慈竹林夏月逢雨,滴汁着地生蓐,似鹿角,白色,可食。”2.《酉阳杂俎》云:“江淮有竹肉,大如弹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