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女科秘要》卷二:“此下元气血虚弱,又兼风邪,宜行气行血,服乌药顺气散。”(麻黄、陈皮、乌药、僵蚕、川芎、枳壳、甘草、白芷、桔梗、干姜)
证名。指眼部畏惧风寒。《素问·风论》:“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邪气与正气之间此消彼长的斗争过程。正邪相争,正气战胜病邪则疾病痊愈,邪气胜而正气受损则病加重。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其形垂下如珠。”相当于直肠息肉,乳头状瘤及较小的赘皮外痔。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箧中方》3卷。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老鼠豆之别名,详该条。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鬼灯笼,详该条。
书名。1卷。金·刘完素撰。清·周学海注。原无刊本,周学海于1884年刊行《周氏医学从书》时,根据刘氏后裔所藏钞本收入其中。本书对于消渴病的病因、辨证及治法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病名。见《仁术便览》卷四。即悬痈。详该条。
见孙氏医学丛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