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王九达

王九达

【介绍】:

明代医家。字日逵,德安(今属江西)人。至吴、越间刻苦攻医,自悟心法。遇病经治辄应手而愈。撰有《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类》9卷(1628)。按摄生脏象、经度、运气、脉候、色诊病能、论治、针刺分述。附解题注释。崇祯时任职太医院

猜你喜欢

  • 张松

    【生卒】:十二、三世纪间【介绍】:宋代医家。字茂之。曾任饶州(今江西波阳)小官员,兼通医药,集古今验方及家传方,于1213年(嘉定六年)撰《究源方》5卷。

  • 悬命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鬼禄。位于上唇系带之中点处。主治癫狂,昏迷谵语,小儿惊痫等。直刺0.1~0.2寸。

  • 倪洙龙

    【介绍】:明代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继父倪朱谟之医业,仍在当地以医闻名。纂有《伤寒汇言》一书。

  • 别骨填接

    正骨手术之一。见《江氏伤科学》:“凡打伤跌肿肉中之骨……再取骨出,若骨碎甚,即以别骨填接,外贴十八号膏药,内服六号接骨丹。”类似今之骨移植术治疗粉碎性骨折的办法。

  • 月经不匀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 翰林医官

    ①宋代翰林医官院医官职称,系一般下级之医官职务,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②辽时医官的名称。

  • 张太素

    【介绍】:明医家。号青城山人。通儒精医。曾摘录《内经》之微旨,研习王叔和脉理之奥秘,以五行为基础,体一元而通变,并述养生之道,著成《太素张神仙脉诀玄微纲领宗统》、《太素脉》二卷。后有刘伯祥注解本,分别

  • 谈金章

    【介绍】:清初儿科医家。字心揆,一字黄郛。其先浙江嘉兴人,自其祖始迁居梅里(今江苏无锡)。已历二十一世业医,承家学,亦精于医,尤擅儿科。著有《诚书》(一作《幼科诚书》)16卷(1661年)、《诚书痘疹

  • 妊娠耳鸣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亦名胎前耳鸣。多因肾虚,或肝胆火盛所致。孕后足少阴肾经不足,肾虚髓海不足则耳鸣,兼有头晕、目眩、腰痠。治宜滋阴补肾,方用猪肾丸(猪肾子一对,青盐少许,蜜丸酒下)。因肝胆

  • 镵针

    古针具名。九针之一。又称箭头针。《灵枢·九针论》:“镵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其针头部膨大,末端锐尖,形如箭头。主要用于浅刺出血,治疗头身热病及皮肤疾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