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同腮。《灵枢·杂病》:“顑痛,刺手阳明与顑之盛脉出血。”
①《松崖医径》方。大黄一两,制枳实、炒神曲各五钱,茯苓、黄芩、黄连、白术各三钱,木香、槟榔、泽泻各二钱。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至八十丸,食远温开水送下,以利为度。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消
即胃气不和。《素问·厥论》:“胃不和则精气竭”。及《素问·逆调论》引《下经》:“胃不和则卧不安。”参见胃气不和条。
见针经指南条。
见《本草纲目》。为青葙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的内容。原书在隋唐之际经杨上善重加编次和注释,共30卷,今已残缺。国内刊本只有23卷。本书不仅保存了《黄帝内经》中一些原文
见《天宝本草》。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乌梅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夜明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