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丹溪心法》卷二。即紫菀散第五方。见紫菀散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乌脚枪之别名,详该条。
足的别称。见《灵枢·经脉》。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睥急紧小。详该条。
证名。即四肢肿。《医林绳墨》卷五:“肢肿者,四肢作肿也。盖四肢者,脾之脉络也。脾有所郁,则气血不调,以见四肢作肿,大率滞于血者,则痛肿难移,滞于气者,则俛仰不便,行血宜芎归汤加丹皮、白芷、秦艽、续断;
证名。小眦红赤有虚有实,《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小眦中生赤脉,渐渐冲眼,急宜早治,此三焦积热。”而《秘传眼科龙木论》又谓:“小眦赤者,心之虚也。”故临症宜结合全身症情辨证论治。参见赤脉传睛条。
见《新疆中草药手册》。为啤酒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医镜》。即臂痈。见该条。
气功术语。脾神的代名词。《简易方》:“脾名常在。”
经外奇穴名。《肘后备急方》:“治卒吐逆方,灸乳下一寸,七壮即愈。”又《千金要方》:“小儿癖,灸两乳下一寸各三壮。”《针灸集成》列作奇穴,名乳下。位于乳头直下一寸处。主治腹痛腹胀,胸胁疼痛,乳肿少乳,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