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经别》。即手太阳经别,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茯苓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马莳条。
见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见伤寒论后条辨条。
【介绍】:清人。字长科。淮南人。因妻难产,经用“草麻子法”而无恙,因是发愿辑成竹林寺僧所撰之《胎产护生篇》、《妇科秘方》,采录妇产验方,记述产家要诀等。
【介绍】:见刘渊然条。
指大便排出垢腻腐败物质。可见于热泻、热痢等病。《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医学入门》卷五:“肠垢即热泻,鸭溏即寒泻。”《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由
指肝经气虚而寒。寒凝肝脉的部分症状。《备急千金要方》:“左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厥阴经也。病若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名曰肝虚寒也。”治以暖肝或温肝散寒法。
奇恒之腑之一。又名髓海、头髓。指颅腔中的髓质,下通脊髓。《说文》:“脑,本作,头髓也。”《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脑与全身骨髓有密切联系。《素问·五藏生成篇》:“诸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