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证治通考
见医药丛书条。
见医药丛书条。
书名。为《素问评文》24卷(附:《遗篇》)和《灵枢评文》12卷的合称。清·周学海评注。刊于1896年。内容全依通行本《内经》的编次排列。书中用品评文章的方式,根据诵读古文的要求,通过注文及旁注予以评述
背的侧部,相当于肩胛下至第十二肋间部位的总称。
即十香返魂丹,见该条。
【介绍】:唐代医学家。据藏族史料记载,七世纪时应藏王松赞干布的聘请,到西藏传授医学。同时应聘进藏的还有天竺的巴拉达札、大食的嘎列诺。三人各自译出本国医疗系统的医学著作,并联合编著成《无畏的武器》7卷,
见《四川中药志》。为黑大豆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涎出于口,口为脾窍,故涎为脾液。参见五脏化液条。
亦作鬓角,位于耳前方鬓发下垂处。
病名。指痢疾而见饮食不进,食即吐出,或呕不能食者。见《丹溪心法》卷三。又名禁口痢,常见于疫痢、湿热痢重症等病程中。多因湿浊热毒蕴结肠中,邪毒亢盛,胃阴受劫,升降失常所致。亦有见于久痢,脾肾虚寒,中气败
同热邪传里。详该条。
见《闽东本草》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