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白芍药

白芍药

出《本草经集注》。又名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主产浙江、四川、安徽等地。苦、酸,微寒。入肝、脾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①治头晕头痛,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腓肠肌痉挛,手足拘挛疼痛,自汗盗汗。②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带下。煎服:4.5~9克。反藜芦。本品含芍药甙(Paeoniflorin)、氧化芍药甙、苯甲酸、β-谷甾醇、鞣质及挥发油等。芍药甙对小鼠有镇静、解热、镇痛、解痉和抗惊厥作用;对大鼠有抗炎作用,对应激性胃溃疡有预防作用,并抑制其胃液分泌及胃、肠运动,对子宫亦有抑制作用。对狗冠脉及后肢血管有扩张作用,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本品与甘草有效成分Fm100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从而证实“芍药甘草汤”组成的合理性。

猜你喜欢

  • 神仙驱毒一扫丹

    《疡医大全》卷八方。雄黄、朱砂各二钱,牛黄、麝香各二分。为细末,猪胆汁调敷患处。治痈疽发背,无名肿毒,赤紫丹瘤,缠喉风初起。

  • 麻疹集成

    书名。2卷。清·朱楚芬撰。刊于1824年。卷上为麻疹总论及分期论治;卷下论麻疹的各种兼证。全书共50余篇,均系集录整理前人的著作而成。

  • 相胜之脉

    色与脉相克(脉克色)之脉象。例如面色白得数脉,面色赤得沉脉之类。提示病情重笃。《难经·十三难》:“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

  • 东丹李慕华

    【介绍】:见耶律倍条。

  • 润泽丸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引丹溪秘方。麻子仁、当归、桃仁、生地黄、枳壳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服。治大便不通。

  • 王九达

    【介绍】:明代医家。字日逵,德安(今属江西)人。至吴、越间刻苦攻医,自悟心法。遇病经治辄应手而愈。撰有《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类》9卷(1628)。按摄生、脏象、经度、运气、脉候、色诊、病能、论治、针刺分

  • 产后阴户不闭

    即产后玉户不敛。详该条。

  • 血崩

    病名。见《妇人良方大全》卷一。亦名崩中、血山崩、血崩不止、暴崩。指不在经期而突然阴道大量出血者。多因劳伤过度,气虚不能摄制经血,或暴怒伤肝,肝不藏血,以致经血妄行。临床上须防晕厥虚脱。在急则治其标的原

  • 轮上一颗如赤豆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轮,指风轮,故又名风轮赤豆。多由肝经积热,气血瘀滞所致。症见黑睛上有颗粒状突起,白睛一束赤脉追随直上黑睛,绕布颗粒,状若赤豆,抱轮红赤,羞明流泪。常见于体弱儿童和青年,容易

  • 汗疹

    病名。见《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即痱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