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百脉根

百脉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脉根

药材名称百脉根

拼音Bǎi Mài Gēn

别名黄花草、牛角花、黄瓜草、小花生藤地羊鹊斑鸠

来源豆科百脉根属植物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切碎晒干。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用于风热咳嗽,咽炎,扁桃体炎,胃中痞满疼痛;外用治湿疹,疮疖,痔疮。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加冰片少许,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百脉根

药材名称百脉根

拼音Bǎi Mài Gēn

别名柏脉根(《唐书》)。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百脉根

原形态百脉根,又名:牛角花(《植物名实图考》),都草、黄金花、五叶草、鸟距草。

多年生草本,高这11~45厘米。茎丛生,被疏的长柔毛或后来无毛。小叶5枚,3小叶位于叶柄的顶端,2小叶常生于叶柄的基部;小叶纸质,卵形或倒卵形,长5~20毫米,宽3~12毫米,无毛或于两面主脉上有疏的长柔毛;小叶柄极短,长约1毫米,密被黄色长柔毛。花3~4朵排列成顶生的伞形花序;基部托着3枚叶状苞片;花长1~1.4厘米;萼黄绿色,近于膜质,内外均被有长硬毛,长约6毫米,萼齿5,披针形,与萼简等长或较长;花冠黄色,干时或成蓝绿色,旗瓣倒卵形,长9~13毫米,阔4~6毫米,具较长的爪,翼瓣较龙骨瓣稍长,龙骨瓣弯曲约成135°,雄蕊10,成2束;子房无柄,花柱长而弯曲,柱头顶生。荚果褐色。矩圆筒形,长21~27毫米,阔约3~4毫米,有多数种子。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分布湖南、湖北、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甘肃等地。

性味《唐本草》:"味甘苦,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唐本草》:"下气,止渴,去热,除虚劳,补不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浸酒或入丸、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百脉根

药材名称百脉根

拼音Bǎi Mài Gēn

英文名Root or stem of Littleleaf Indianmulberry, Herb of Birdsfoot Trefoil, Bird's Foot Trefoil, Bird's Foot Deervetch

别名柏脉根、牛角花、都草、黄金花、五叶草、鸟距草。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百脉根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tus corniculatus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挖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百脉根 多年生草本,高10-60cm。茎丛生,有疏长柔毛或后来无毛。小叶5片,3小叶生于叶柄的顶端,2小叶生于叶柄的基部;小叶柄极短,长约1mm;叶纸质,叶片卵形或倒卵形,长5-20mm,宽3-12mm,先端尖,基部圆楔形,全缘,无毛或于两面主脉上有疏长毛。花3-4朵排成顶生的伞形花序,具叶状总苞;花长1-1.4cm;花萼黄绿色,宽钟形,近于膜质,内外均具长硬毛,萼齿5,三钐形;蝶形花冠,黄色,旗宽倒卵形,长9-13mm,宽4-6mm,具较长的爪,翼较龙骨瓣稍长,龙骨瓣弯曲;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花柱长而弯曲,柱头小。荚果长圆筒形,褐色,长2-2.7cm,阔3-4mm,内含多粒种子。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3400m的冷杉和高山栎混交林或山坡草地、田间湿润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黄酮类化合物百脉根素(corniculatusin),百脉根素-3-O-β-D-半乳糖甙(corniculatusin-3-O-β-D-galactoside),3,5,8,3',4'-五羟基-7-甲氧基黄酮(3,5,8,3',4'-pentahydroxy-7-methoxyflavone),棉花皮素-7-甲醚-3-半乳糖甙(gossypetin-7-methylether-3-O-galactoside)。

此外,根还含有非瑟素(fisetin),5-去羟异鼠李素(geraldol),5-去氧山柰酚(5-deoxykaempferol),柠檬素(limoci-tin),3,5,7,4'四羟基-8-甲氧基黄酮(sexangularetin),棉子皮亭(gossypetine)。

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补虚;清热;止渴。主虚劳;阴虚发热;口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或浸酒;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唐本草》:下气,止渴,去热,除虚劳,补不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花苣苔

    药材名称紫花苣苔别名石豇豆、岩参、斜柱苣苔、石参来源苦苣苔科紫花苣苔Loxostigma griffithii (Wight) C. B. Clark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

  • 蛤壳

    《中国药典》:蛤壳药材名称蛤壳拼音Há Ké英文名CONCHA MERETRICIS SEU CYCLINAE别名文蛤、海蛤壳、蛤蜊皮来源本品为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 me

  • 野鸦椿花

    《中药大辞典》:野鸦椿花药材名称野鸦椿花拼音Yě Yā Chūn Huā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鸦椿子"条。性味甘,平,无毒。功能主治

  • 草龙根

    药材名称草龙根拼音Cǎo Lónɡ Gēn英文名Ludwigia hyssopifo-lia (G.Don)Exekk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线叶丁香蓼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dwigia

  • 粘毛黄花稔

    药材名称粘毛黄花稔拼音Zhān Máo Huánɡ Huā Rěn别名磨盘公。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粘毛黄花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da mysorensis Wight et Arn.

  • 稻槎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稻槎菜药材名称稻槎菜来源菊科稻槎菜Lapsana apogonoides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部沿海及中南各省区,西至四川等省。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消痈解

  • 小狼毒

    药材名称小狼毒别名细狗闹花、大萝卜、鸡肠狼毒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小狼毒Euphorbia prolifera Buch.-Ham.,以根入药。春秋采根,洗净切片,炒干或焙至黄褐色;或切片晒至半干,加陈

  • 虾蟆肝

    《中药大辞典》:虾蟆肝药材名称虾蟆肝拼音Há Má Gān出处《纲目》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肝。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虾蟆"条。功能主治治蛇咬伤、白屑疮、疔疮。用法用

  • 苦天茄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天茄药材名称苦天茄拼音Kǔ Tiān Qié别名刺天茄、刺茄子、大苦葛、苦颠茄、金弹子、黄角刺、狗茄子、添钱果来源茄科苦天茄Solanum khassianum C.

  • 血见愁老鹳草

    药材名称血见愁老鹳草拼音Xuè Jiàn Chóu Lǎo Guàn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Henry Cranesbill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