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眼弦

猜你喜欢

  • 人体部位名。指足跟部。《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结于踵。”

  • 涪翁

    【介绍】:东汉针灸学家。本是一位民间医生,经常垂钓于涪水附近,被统治阶级蔑视为“乞食人间”,以至连姓名都不传而称涪翁。由于其深入实践,在医学上有一定成就。著有《鍼经》和《诊脉法》,惜均不传。其弟子程高

  • 土败酱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肚拉之别名,详该条。

  • 不用

    指肢体的屈伸举动等活动功能减弱或丧失。《素问·逆调论》:“卫气虚则不用。”《类经》十五卷注:“不用,不能举动也。”

  • 鸡儿肠

    见《救荒本草》。为马兰之别名,详该条。

  • 清热化痰

    化痰法之一。治疗热痰的方法。由于邪热壅肺,炼液成痰。症见咳嗽不利、咯痰黄稠、面赤烦热、舌红苔黄等。用葶苈、黄芩、桑白皮、栝蒌皮、象贝母、芦根之类。

  • 黐(lǐ 离)头婆

    见《广州植物志》。为梵天花之别名,详该条。

  • 地蚕子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地笋之别名,详该条。

  • 伏针伏灸

    针灸术语。指在盛夏的三伏天进行针灸治疗。民间习以此时治疗哮喘、老年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病。

  • 虫痫

    病证名。因寄生虫(如囊虫等)引起的痫证。《本草纲目》:“胃寒,虫上诸证,危恶与痫相似,用白芜荑,干漆烧存性等分为末,米饮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