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睡菜

睡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睡菜

药材名称睡菜

拼音Shuì Cài

别名水胡豆

来源龙胆科睡菜属植物睡菜Menyanthes trifoliat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健胃,安神。用于胃炎,消化不良,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2~4钱。

备注(1)本品为啤酒苦味原料之一。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睡菜

药材名称睡菜

拼音Shuì Cài

别名绰菜、瞑菜(《南方草木状》).醉草(《纲目》)。

出处《纲目》

来源龙胆科植物睡菜全草。夏、秋间采取完整带柄的叶,哂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30压米。地下具长形有节的根茎。三出复叶,于根茎的上部生出,有长柄;小叶无柄,叶片较厚,稍呈肉质,长椭圆形,长4~8厘米,宽2~4.5厘米,先端钝尖,边缘微波状。花茎单一,圆柱形,高25~35厘米;总状花序,花白色,径1厘米左右,有长花梗,基部有一卵形的花苞;萼5深裂,裂片长圆形;花冠漏斗状,筒部比萼长,裂片5,长圆状披针形,内侧密被白色长柔毛;雄蕊5,着生于花筒内,花药黑色;雌蕊1,较雄蕊为长,花柱挺出于花冠外,柱头三叉。蒴果球形,成熟时2裂,内含少数球形种子。花期6月。

本植物的根茎(睡菜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沼泽、浅水地区。分布东北、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睡菜苦甙约1%,尚含鞣质、脂肪油等。又含生物碱0.035%,从中分出龙胆宁碱、龙胆次碱、欧龙胆碱、西藏龙胆碱。

全草含芸香甙、金丝桃甙、车轴草甙番木鳖甙(即睡菜苦甙)、睡莱根甙乙、双氢睡菜根甙乙、睡菜根甙甲、开联番木鳖甙。

地上部分含α-菠菜甾醇、豆甾烯-7-醇等甾醇。花、果含挥发油,主成分为α-蒎烯、1,8-桉叶素、毕澄茄烯、古芸烯、香橙烯、异戊酸酮等。

药理作用叶、根煎剂可作苦味健胃剂,并有泻下作用,大量可致吐;苦味与其中所含之睡菜苦甙有关。

性味①《纲目》:"甘微苦,寒,无毒。"

②《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味甘微苦,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①《纲目》:"治心膈邪热,不得眠。"

②《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消食,养心安神。治胃炎,胃痛,消化不良,心悸失眠,心神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睡菜

药材名称睡菜

拼音Shuì Cài

别名绰菜、瞑菜、醉草、锡打、水胡豆

出处出自 《南方草木状》:绰菜,夏生于池沼间。叶类茨菰,根如藕条。南海人食之,云令人思睡,呼为瞑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睡菜的全草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neyanthes trifoliat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或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沼生植物。具长的匍匐根状茎,节上有膜质鳞片。叶为基生叶,托出水面;三出复叶,叶柄长12-30cm,小叶无柄;叶片椭圆形,长2.5-8cm,宽1.2-4c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或边缘微波状,中脉明显。花葶由根茎中抽出,高30-35cm,总状花序;花梗长1-1.8cm,基部有一卵形的苞片;花萼筒甚短,长4-5mm,5深裂至基部,裂片卵形,花白色,花冠漏斗状,长1.4-1.8cm,5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上部内面具白色长流苏状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椭圆形,无柄,花柱线形,柱头2裂。蒴果球形,长6-7mm。种子膨胀,圆球形。花、果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50-3600m的沼泽中成群落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西南及河北、浙江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20-30cm。根茎长条形,有节。根茎上端长叶,为三出复叶,叶柄长,小叶无柄。完整叶片稍厚,略呈肉质,长椭圆形,长4-8cm,宽2-4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上部叶缘微波状。根茎顶端有花茎,不分枝,长可达35cm,花序总状。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分全草含三叶豆甙(trifolioside),芸香甙(rutin),金丝桃甙(hyperoside)[1,2],睡菜苦甙(foliamenthin),马钱子甙(loganin)[3],睡菜根甙甲(menthiafolin),二氢睡菜苦甙(dihydro-foliamenthin)[4],断马钱子甙(secologanin)[5],当药甙(sweroside),东莨菪素(scopoletin)[6],咖啡酸(caffeic acid)及阿魏酸(ferulic acid)[7]。地上部分含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7-豆甾烯醇(stigmast-7-enol)[8],蒿属香豆精(scoparone),6-甲氧基邪蒿素(braylin)及黑麦草内酯(loliolide)[9]。叶含秦艽碱甲(gentianine),西藏龙胆碱(gentiatibetine),秦艽碱乙(gentianidine)[10],还含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和鞣质(tannin)[11]。

药理作用叶、根煎剂可作苦味健胃剂,并有泻下作用,大量可致吐;苦味与其中所含之睡菜苦甙有关。

性味甘;微苦;性寒

归经心;脾经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养心安神;清热利尿。主胃炎;消化不良;心悸失眠;湿热黄疸;胆囊炎;水肿;小便不利或赤热涩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捣汁。

各家论述1.《纲目》:治心膈邪热,不得眠。

2.《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消食,养心安神。治胃炎,胃痛,消化不良、心悸失眠、心神不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老蜗生

    《中药大辞典》:老蜗生药材名称老蜗生拼音Lǎo Wō Shēnɡ别名天蓝(《江苏州府志》),黑荚苜蓿、杂花苜蓿(《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清酒缸、野花生、地梭罗(《贵州草药》),丫雀扭、三三光(江西《草

  • 《中药大辞典》:莸药材名称莸拼音Yóu别名边兰、方梗金钱草、野苋草,半枝莲、倒挂金钟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马鞭草科植物莸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5~90厘米。小技有向下的白色柔毛

  • 薜瓣

    药材名称薜瓣拼音Bì Bà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褐脉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brunnelnerve W.T.Wan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

  • 山吴萸果

    《中药大辞典》:山吴萸果药材名称山吴萸果拼音Shān Wú Yú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吴萸的果实。原形态形态详"五除叶"条。性味苦辛

  • 过塘蛇

    《中药大辞典》:过塘蛇药材名称过塘蛇拼音Guò Tánɡ Shé别名水盖菜、崩草(《生草药性备要》),水瓮菜(《本草求原》),水龙(《柳冈杂记》),过江龙(《天宝本草》)

  • 西藏马先蒿

    药材名称西藏马先蒿来源玄参科西藏马先蒿Pedicularis oliveriana Prain,以花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解毒,清热,燥湿。治食物中毒,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热性腹泻。用

  • 兔打伞

    药材名称兔打伞拼音Tù Dǎ Sǎn别名望江南、猴巴掌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头橐吾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laria japonica (Thunb.) Less. [Arnica

  • 羊齿天冬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齿天冬药材名称羊齿天冬拼音Yánɡ Chǐ Tiān Dōnɡ别名月牙一支蒿、千锤打、广麦冬、小天冬、土百部、九重根来源为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羊齿天门冬Asparagus

  • 蜈蚣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兰药材名称蜈蚣兰拼音Wú Gōnɡ Lán别名金百脚、石蜈蚣、飞天蜈蚣、岩洛、蜈蚣草、百脚蜈蚣、柏子兰来源兰科隔距兰属植物蜈蚣兰Cleisostoma sc

  • 热带灵芝

    药材名称热带灵芝拼音Rè Dài Línɡ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热带灵芝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noderma tropicum(Jungh.)Bres.采收和储藏:秋冬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