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萝藤

石萝藤

药材名称石萝藤

拼音Shí Luó Ténɡ

别名鸭公藤(《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鼠李科植物牛儿藤根、茎。全年可采。晒干。

原形态牛儿藤,又名:金背勾儿茶

落叶灌木,高达7.5米。小枝绿褐色,上部倾垂成藤状。叶互生;卵形、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11厘米,先端钝或稍尖,茎部圆形或亚心形,全缘,光滑,下面干时金黄色,侧脉平伸;叶柄无毛,长1.3~2厘米。,圆锥花序,生于小枝顶端;花小,长约1.5毫米,淡绿黄色;花梗长1.5~2.5厘米;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阔倒卵形;雄蕊5,附着花盘边缘;予房与花盘分离,2室,花柱2叉。核果长圆形,熟时黑色,花柱宿存,基部具宿存萼。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路旁、沟边灌木丛中向阳处。分布四川、云南、陕西、湖北等地。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苦辛,凉。"

功能主治《四川常用中草药》:"解表,清热。根:治胸腹胀痛,红白痢疾,跌打损伤,筋骨痛。茎:治红崩白带,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量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野凤仙花

    《中药大辞典》:野凤仙花药材名称野凤仙花拼音Yě Fènɡ Xiān Huā别名假凤仙花、假指甲花(《陆川本草》)。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野凤仙花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

  • 椒目

    《中药大辞典》:椒目药材名称椒目拼音Jiāo Mù别名川椒目(《赤水玄珠》)。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种子。性状干燥的种子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3~5毫米,表面黑色有光泽,

  • 牛鼻栓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鼻栓药材名称牛鼻栓拼音Niú Bí Shuān别名千斤力来源金缕梅科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 Rehd. et Wils.,以枝、叶入药

  • 虎尾草

    药材名称虎尾草拼音Hǔ Wěi Cǎo别名水苏麻、沙虫药、荷麻根、大马鞭梢、大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萼香共菜的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eriocalys(Dunn)Ha

  • 鬣羚角

    药材名称鬣羚角拼音Liè Línɡ Jiǎo英文名angle of mane antelope别名鬣羚、苏门羚、山驴子、明鬃羊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鬣羚的角。拉丁植物动

  • 栝楼

    《中药大辞典》:栝楼药材名称栝楼拼音Guā Lóu别名果裸(《诗经》),王菩(《吕氏春秋》),地楼(《本经》),泽巨、泽冶(《吴普本草》),王白(《广雅》),天瓜(《尔雅》郭璞注),萯(《穆

  • 人参果

    药材名称人参果拼音Rén Shēn Guǒ别名人头七、开口箭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角盘兰的带根全草。秋季采挖,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球状或卵状,径约1厘米,干燥后表面灰黄色

  • 蝴蝶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蝴蝶果药材名称蝴蝶果别名红翅槭来源槭树科蝴蝶果Acer fabri Hance,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及华南。性味微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利咽喉。主治声音嘶哑,咽喉炎,扁

  • 小柿子

    《中药大辞典》:小柿子药材名称小柿子拼音Xiǎo Shì Zi别名地石榴、跳八丈(《云南中草药》),小面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万卖(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小叶黑面

  • 油柑叶

    《中药大辞典》:油柑叶药材名称油柑叶拼音Yóu Gān Yè别名丝叶(《岭南采药录》),余甘子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叶片,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