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蒟

石蒟

药材名称石蒟

拼音Shí Jǔ

别名南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毛山蒟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martinii C.DC.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摘,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山蒟攀援藤本。枝有纵棱,常被微硬毛,叶互生;叶柄长1-2cm;叶片纸质,卵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5-14cm,宽2-5cm,基部稍不等,下面有微硬毛,叶脉7条,最上1对离基1-1.5cm从中脉发出,其余5条基出。花单性异株,无花被,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通常比叶长,可达叶片的2倍,总花梗长为叶柄的2.5-3倍,雄花苞片圆形,近无柄,直径1-1.2mm,雄蕊3枚,花药肾形,比花丝略短;雌花序长1.5-3cm,果期延长可达6cm,雌花苞片柄于果期不延长,仅被疏毛,子房离生,柱头3-4,线形。浆果幼时先端锥尖,成熟时近球形,直径约3mm,有疣状凸起。花期2-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密林或疏林中溪涧边,常攀援于树上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枝扁圆柱形,表面黑褐色,有纵棱,常具稀疏硬毛,节膨大,生有不走根;质轻脆,断面黄白色,木部有多数小孔,中心有灰褐色的髓。叶多皱缩,青绿色,展平后卵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12cm,宽1.5-4cm;叶背有稀疏毛茸,叶脉7条,最上1对离基从中脉发出;叶柄长1-2cm,有硬毛,具叶鞘。有时可见花序轴带毛的穗状花序,长度约为叶片的2倍。气香,味辛辣。以叶多、枝嫩、色青绿、气味浓者为佳。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止咳;消疳。主风湿痹证;腰膝冷痛;跌打肿痛;劳伤久咳;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苍子叶

    药材名称山苍子叶拼音Shān Shēnɡ Zǐ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ea cubeba(Lour.)Pers.[Laurus cubeba Lour.]

  • 黄药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药子药材名称黄药子拼音Huánɡ Yào Zǐ别名黄独、零余薯、金线吊虾蟆、香芋、黄狗头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

  • 乌鸦头

    《中药大辞典》:乌鸦头药材名称乌鸦头拼音Wū Yā Tóu别名鸦头(《圣惠方》)出处《证类本草》来源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等的头。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鸦"条。功能主治①《圣惠方

  • 毛枝卷柏

    药材名称毛枝卷柏拼音Máo Zhī Juǎn Bǎi别名拨云丹、岩白草、土柏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毛枝卷柏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braunii Bak.采收和储藏:

  • 白果根

    《中药大辞典》:白果根药材名称白果根拼音Bái Guǒ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银杏种植物银杏的根或根皮。9~10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果"条。化学成分根皮含白果

  • 木莲果

    《中药大辞典》:木莲果药材名称木莲果拼音Mù Lián Guǒ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木莲的果实。8月果实成热而未开裂前采收,晒干。原形态木莲(《白香山集》),又名

  • 杉皮

    《中药大辞典》:杉皮药材名称杉皮拼音Shān Pí出处杉木皮《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杉种植物杉的树皮。功能主治治水肿,脚气,金疮,漆疮,烫伤。①《纲目》:"治金疮血出及汤火伤灼,取老

  • 慈竹根

    《中药大辞典》:慈竹根药材名称慈竹根拼音Cí Zhú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茎。性味下乳。功能主治内服:炖肉或煎汤,鲜者1~4两。摘录《中药大辞典》

  • 禹粮土

    药材名称禹粮土拼音Yǔ Liánɡ Tǔ别名申都拉、格艾尔明来源为一种含铁粘土。生境分部甘肃。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去瘀生新,消肿止痛。用于脉热,脏伤;外治烫火伤。用法用量0.5~1

  • 毛叶天胡荽

    药材名称毛叶天胡荽拼音Máo Yè Tiān Hú Suī别名钻地风、水雷公根、冰大海、透骨草、大样雷公根、山灯盏、鱼藤草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肾叶天胡荽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