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祖师麻

祖师麻

《中药大辞典》:祖师麻

药材名称祖师麻

拼音Zǔ Shī Má

出处《陕西中药志》

来源瑞香科植物瑞香根皮茎皮。全年可采。

原形态直立落叶小灌木,高达50厘米或较高,通体平滑无毛。根红黄色。小枝绿色或紫褐色。叶互生,常集生于小枝梢端;倒披针形,长3~6厘米,先端尖或钝,全缘,基部长楔形,下延成极短的柄,上面绿色。下面被粉白色霜。顶生头状花束,有花3~8朵,着生于光滑无毛的短梗上;无苞片;花被黄色,筒部长6~8毫米,裂片4,尖形,长约为筒长之半;雄蕊8,2列,着生于花被管的近顶部;子房1室。浆果卵形,鲜红色。花期6月。果期7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疏林中。分布陕西、甘肃、四川、青海等地。

性状干燥根皮,呈带状,宽1~2厘米,边缘内卷成筒状,外表灰棕色至紫棕色,有纵皱及横纹,栓皮易开裂脱落。内表面浅黄色至淡棕色,光滑,有纵纹理。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富纤维性。气微,味微酸苦。

同科植物结香(参见"梦花"条)和陕西瑞香的根皮及茎皮亦同等入药。

性味《陕西中药志》:"辛苦,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散瘀。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头痛,胃痛,跌打损伤。

①《陕西中药志》:"止痛,散血,补血,有麻醉性。用于跌打损伤,周身疼痛,头痛,心胃痛,腰腿痛。又治四肢麻木。"

②《陕西中草药》:"祛风除湿,温中散寒。治感冒,风湿疼痛,中风麻木,半身不遂,皮肤痒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煅研为散。

复方①治心胃疼痛:祖师麻一钱五分,甘草三钱。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②治腰腿疼痛:祖师麻、防风、土青木香羌活独活、透骨消、乳香、小茴、甘草,黄酒煎服;女加四物汤,男加四君子汤。(《陕西中药志》)

③治四肢麻木:祖师麻三钱,水煎,煮鸡蛋十个。每日早晚各吃一个,并喝汤一、两口(冬天用较好)。(《陕西中草药》)

④治风寒感冒:祖师麻二钱,生姜葱白为引。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关节炎:将祖师麻制成20%祖师麻醑,用纱布四层浸透,敷于患处,盖一层塑料布后包扎。10~30分钟后,局部有热感、灼痛;4~6小时后出现水泡。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泡内积液,经3~5天泡皮结痂脱落。以后根据病情再敷,一般2~4次即可。或用祖师麻细粉200克,加凡士林800克,调成软膏,取适量敷于患部。上盖塑料布,包扎。约6~8小时局部出现水泡,处理方法同上。亦可制成20%祖师麻膏药,用时将其烤热,待温贴于患部。贴敷30小时后,局部出现痒感、热感、红丘疹、渗出液,于第5~6天揭去膏药。待局部症状消失后,根据病情再贴,一般贴2~3次。共治疗风湿性关节炎50例,良性关节炎38例,外伤性关节炎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腰痛、肌肉痛11例;结果共治愈66例(占59.5%),好转38例(占34.2%),无效7例(占6.3%)。祖师麻作为发泡剂,可使局部循环改善,起到祛瘀活血,舒通血脉的作用。用药后如局部无反应,则疗效不佳。治程中少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如皮疹、发热、嗜睡,但均无不良后果,停药数日自行消失。醑剂和软膏局部反应较重,适用于较重患者;膏药适用于老年体弱、儿童、妇女等的腰腿痛。本品对皮肤、粘膜有穿透力,加工制作时须注意防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祖师麻

药材名称祖师麻

拼音Zǔ Shī Má

英文名Bark of Girald Daphne, Bark of Tangut Daphne, Bark of Retuseleaf Daphne

别名祖司麻、走司马、走丝麻、大救驾、黄杨皮、爬岩香、金腰带、冬夏青、矮陀陀

出处出自《陕西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黄瑞香、陕甘瑞香及凹叶瑞香的茎皮和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aphne giraldii Nitsche2.Daphne tangutica Maxim.3.Daphne retusa Hems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剥取茎皮和根皮,切碎,晒干。

原形态1.黄瑞香直立落叶小灌木,高达50cm或更高。全株平滑无毛。根红黄色。小枝绿色或紫褐色。叶互生,常集生于小枝梢端;倒披针形,长3-6cm,先端尖或钝,全缘,基部长楔形,下延成极短的柄,上面绿色,下面被粉白色霜。顶生头状花序,有花3-8朵,着生于短便上;无苞片;花被黄色,简部长6-8mm,裂片4,尖形,长约为筒长之半;雄蕊8,2列,着生于花被管的近顶部;子房1室。浆果卵形,鲜红色。花期6月,果期7月。

2.陕甘瑞香本种与黄瑞香的区别为:花玫瑰红色;叶条状披针形,长3-8cm,宽0.5-1.8cm,叶片皱缩,边缘反卷。

3.凹叶瑞香本种与前2种的区别为:幼枝密被发黄或灰褐色刚伏毛,老枝无毛。叶片革质,长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3-4.8cm,宽0.5-1cm,先端钝,通常有凹缺,基部楔形,边缘反卷。头状花序顶生,具总苞。总花梗和花梗极短,被黄色刚伏毛;花被外面淡红紫色,内面白色,芳香,裂片白色或微红色,无毛。核果,熟时鲜红色,无果柄。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地疏林中。

2.生于山地林间。

3.生于高山地林间。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2.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3.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长条状,卷曲,厚0.5-2mm。根皮外表面红棕色,较粗糙,茎皮外表面褐黄色或灰褐色,较光滑,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易成片脱落;内表面浅黄色至淡棕色,有纵长纹理。质韧,不易折断,断面具绒毛状纤维。气微,味微苦,有麻舌感。以条宽长,皮厚,有香气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皮的横切面:(1)黄瑞香皮木栓皮由10余列木栓细胞组成,黄棕色。栓内层由数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组成。皮层由10余列近椭圆形的薄壁细胞组成,有纤维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韧皮部宽广,射线明显,宽1-2列细胞,纤维束成层状排列,形成硬韧部,纤维非木化,软韧部由3-5列薄壁细胞组成,散布有单个纤维。

(2)陕甘瑞香皮与黄瑞香皮类同,但在韧皮部有淡黄色、细胞壁极厚的纤维,常单个稀疏散在。

化学成分1.黄瑞香根皮和茎皮主要含二萜和香豆素。二萜类:黄瑞香丙素(daphnegiraldifin),瑞香毒素(daphnetoxin),12-羟基瑞香毒素(12-hydroxydaphnetoxin)。香豆精类:西瑞香素(daphnoretin),瑞香素(daphnetin),即7,8-二羟基香豆精(7,8-dihydroxycoumarin),瑞香甙(daphnin)即7,8-二羟基香豆精-7-β-D-葡萄糖甙(7,8-dihydroxycoumarin-7-β-D-gluc-coside),7,8-二甲氧基香豆精(7,8-dimethoxy coumarin),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7-羟基-8-甲氧基香豆精(7-hydroxy-8-methoxy coumarin),7-甲氧基-8-羟基香豆精(7-methoxy-8-hy-droxycoumarin)。另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3,4,5-三甲氧基苯甲酸(3,4,5-trimethoxybenzoic acid),丁香甙(syringin),芫花素(genkwanin)即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5,4'-dihydroxy-7-methoxyflavone)。

2.陕甘瑞香根皮含二萜、香豆精、木脂素类成分。二萜主要为唐古特瑞香甲素(tanguticacine),格尼迪木春(gniditrin),上沉香毒(excoecariatoxin),瑞香毒素(daphnetoxin),瑞香醇酮(daphneolone);香豆精类成分有瑞香新素(daphneticin),瑞香素(daphnetin),西瑞香素(daphnoretin),7-羟基-8-甲氧基香豆精(7-hydroxy-8-methoxycoumarin);木脂素主要为左旋-松脂酚(pinoresinol),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左旋-落叶松脂醇(lar-iciresinol),左旋-双氢芝麻素(dihydrosesamin)。另含十六烷酸(hexadecanoic acid)。

鉴别理化鉴别 (1)样品水浸出液适量,蒸干,冷后加乙酸酥1ml,微热溶解,加浓硫酸1滴,溶液呈红色。(检查皂甙)(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5ml,冷浸24h,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供点样用。以7,8-二羟基香豆素作对照。

点于硅胶G板上,用氯仿-丙醇(4:1)为展开剂,展距10cm,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样品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对应的位置处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性味味辛;苦;性温;小毒

归经肺;心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头痛;胃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泡酒。

注意孕妇禁服。

复方①治心胃疼痛:祖师麻一钱五分,甘草三钱。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②治腰腿疼痛:祖师麻、防风、土青木香羌活独活、透骨消、乳香、小茴、甘草,黄酒煎服;女加四物汤,男加四君子汤。 (《陕西中药志》)③治四肢麻木:祖师麻三钱,水煎,煮鸡蛋十个。每日早晚各吃一个,并喝汤一、两口(冬天用较好)。(《陕西中草药》) ④治风寒感冒:祖师麻二钱,生姜葱白为引。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各家论述1.《陕西中药志》:用于跌打损伤,周身疼痛,头痛;心胃病,腰腿痛。又治四肢麻木。

2.《陕西中草药》;治感冒,风湿疼痛,中风麻木,半身不遂,皮肤痒疹。

临床应用治疗关节炎。将祖师麻制成20%祖师麻醑,用纱布四层浸透,敷于患处,盖一层塑料布后包扎。10-30分钟后,局部有热感、灼痛;4-6小时后出现水泡。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泡内积液,经3-5天泡皮结痂脱落。以后根据病情再敷,一般2-4次即可。或用祖师麻细粉200g,加凡士林800g,调成软膏,取适量敷于患部。上盖塑料布,包扎。约6-8小时局部出现水泡,处理方法同上。亦可制成20%祖师麻膏药,用时将其烤热,待温贴于患部。贴敷30小时后,局部出现痒感、热感、红丘疹、渗出液,于第5-6天揭去膏药。待局部症状消失后,根据病情再贴,一般贴2-3次。共治疗风湿性关节炎50例,良性关节炎38例,外伤性关节炎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腰痛、肌肉痛 ll例;结果共治愈66例(占59.5%),好转38例(占34.2%),无数7例(占6.3%)。祖师麻作为发泡剂,可使局部循环改善,起到祛瘀活血,舒通血脉的作用。用药后如局部无反应,则疗效不佳。治程中少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如皮疹、发热、嗜睡,但均无不良后果,停药数日自行消失。醑剂和软膏局部反应较重,适用于较重患者;膏药适用于老年体弱、儿童、妇女等的腰腿痛。本品对皮肤、粘膜有穿透力,加工制作时须注意防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虾蟆脑

    《中药大辞典》:虾蟆脑药材名称虾蟆脑拼音Há Má Nǎo出处《别录》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脑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虾蟆"条。功能主治《别录》:"明目,

  • 牛嗓管树根

    药材名称牛嗓管树根拼音Niú Sǎnɡ Guǎn Shù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猕猴桃科植物澜沧水东哥的根,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性味甘淡,平,有毒。功能主治接骨拔脓。治骨

  • 白杨树根皮

    《中药大辞典》:白杨树根皮药材名称白杨树根皮拼音Bái Yánɡ Shù Gēn Pí别名白杨皮(《分类草药性》)。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根皮

  • 搜山虎

    《中药大辞典》:搜山虎药材名称搜山虎拼音Sōu Shān Hǔ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新莨菪的根。秋冬采收,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80厘米。根状茎粗壮。茎圆柱形,紫色。叶互生;

  • 假蒟

    《中药大辞典》:假蒟药材名称假蒟拼音Jiǎ Jǔ别名蛤药、酿苦瓜、封口好、毕拨子(《生草药性备要,),假荖、蛤荖(《岭南采药录》),假蒌(《南宁市药物志》),猪拨菜(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蛤蒌

  • 蒲儿根

    药材名称蒲儿根拼音Pú ér Gēn别名猫耳朵、肥猪苗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蒲儿根Senecio oldhamianus Maxim.,以全草入药。春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

  • 瓜子莲

    药材名称瓜子莲别名云南猪屎豆来源豆科瓜子莲Crotalaria yunnanensis Franch.,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解毒,祛风。根:主治跌打损伤。叶:治疮毒

  • 金丝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藤药材名称金丝藤别名大素馨花、香花藤来源木犀科金丝藤Jasminum cinnamomifolium Kobuski var. axillare Kobuski,以根、叶入药。

  • 毛冬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冬瓜药材名称毛冬瓜拼音Máo Dōnɡ Guā别名毛花羊桃、白毛桃、白羊桃、白藤梨、山蒲桃、毛卵、毛狗卵、白毛卵、生毛藤梨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毛花杨桃Actinid

  • 琉璃草根

    《中药大辞典》:琉璃草根药材名称琉璃草根拼音Liú Lí Cǎo Gēn别名倒提壶、大赖毛子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紫草科植物展枝倒提壶的根。春、秋挖根,晒干。原形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