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神仙百解散

神仙百解散

药方名称神仙百解散

别名神仙截伤寒四季加减百解散

处方茵陈柴胡(去芦)、前胡生姜制.炒)、人参羌活独活甘草苍术(米泔浸.炒)、干葛、白芍药、升麻防风(去苗)、藿香(去梗)、白术半夏(姜汁炙),各一两。

立春已后不加减。

立夏已后加柴胡一分,赤茯苓当归,各半两。

立秋已后减柴胡一分,不用当归茯苓,只加干姜(炮)、肉桂(去粗皮),各一分,麻黄(去节)半两。

立冬已后并无加减。

* 一方无当归,有黄芩(去芦)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遍身疼痛,百节拘急,头目昏痛,肢体劳倦,壮热憎寒,神志不爽;感冒瘟疫瘴气。常服辟瘟疫,治劳倦。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二个,煎至一盏,热服,不计时候,并进二服。

如要表散,加葱白三寸,淡豆豉三十粒,同煎服,以衣被盖覆,汗出而愈。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佛手祛毒膏

    药方名称佛手祛毒膏处方大黄2两,山栀子2两,白蔹1两,连翘1两,升麻半两,蒴藋半两。制法上(口父??)咀,用炼成猪脂1斤同煎,候白蔹色焦滤去滓令净,量时入黄蜡就成膏。倾于瓷罐内盛,候冷。功能主治风热毒

  • 青竹茹汤

    药方名称青竹茹汤处方生芦根(切)20克 青竹茹20克粟米6克生姜6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伤寒后胃热气逆,干呕,饮食不下。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不止,服三剂。摘录《普济方》卷二

  • 调中快斑汤

    药方名称调中快斑汤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炙)、半夏、桂心、木香、陈皮、苍术、厚朴、藿香叶。功能主治痘疹误服解毒凉药及饮冷水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白水煎服。摘录《片玉痘疹》卷八

  • 化毒胶

    药方名称化毒胶处方紫草1两,大黄5钱,归身5钱,红花(1作银花)3钱,甘草3钱,麻油4两(浸上药1宿,熬10沸,去渣,入黄蜡5钱、白蜡5钱收胶,候稍冷入下药),血竭2钱,乳香1钱,没药(2味去油)1钱

  • 补气养血汤

    《伤科补要》卷三:补气养血汤药方名称补气养血汤处方人参、白术、甘草、白茯苓、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耆、肉桂。功能主治气血兼补。主跌打损伤,营卫不足者。用法用量河水煎服。摘录《伤科补要》卷三《回春》

  • 加减紫菀汤

    药方名称加减紫菀汤处方贝母、前胡、紫菀、白术、桑皮、甘草、黄芩、紫苏、陈皮、五味子、知母、杏仁、赤苓、当归、麻黄。功能主治止嗽安胎。主妊娠咳嗽,因感风寒伤肺而成,谓之子嗽。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健捷散

    药方名称健捷散处方香白芷、干姜、桂枝、云母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难产经日,及胞衣不下;寻常经闭,儿枕痛。用法用量每服2-3钱,海萝汤搅和匀,顿服。摘录《产科发蒙》卷三

  • 观音针

    药方名称观音针处方麝香1钱,冰片5分,硫黄2钱。制法先将硫黄煅化,再入冰、麝,取起存冷为度。功能主治久损并核子。摘录《跌损妙方》

  • 内托安神散

    药方名称内托安神散处方人参茯神黄耆白术玄参麦门冬陈皮各3克远志酸枣甘草石菖蒲五味子各1.5克功能主治治疔疮出脓时,元气虚弱,睡卧惊悸,心志不宁;或毒未尽,内陷心窍,致生健忘。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

  • 豨莶丸

    《中国药典》:豨莶丸药方名称豨莶丸来源为豨莶草制成的蜜丸。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气微,味甜、微苦。炮制取豨莶草1000g,切碎,取出粗茎5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