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材手册》。为槲寄生之药材名,详该条。
书名。①明·薛己撰,7卷。约撰于16世纪中期。本书是以外科医论和医案为主的著作。卷1~2集录各家外科诊治大法;卷3~6多系作者治疗多种外科病证的医案;卷7总列以前各卷所用方剂并附经验方。②清·唐黉辑。
病名。指喉痹症之发于双侧者。见《古今医鉴》卷九。即喉闭。见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穿破石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LI1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头冲,颈冲。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上臂后外侧,曲池穴与肩穴连线上,距曲池穴7寸,当三角肌抵止部后缘处。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深层为桡神经;并有旋肱动、静脉的分支和
《疫喉浅论》卷下方。栀子、豆豉、金银花、薄荷、牛蒡子、甘草、犀角、僵蚕、连翘、桔梗、马勃、蝉蜕、芦根、灯心、竹叶。水煎服。治疫喉邪郁未透,内火已炽,咽喉红肿白腐,壮热汗少,痧隐不齐,心烦懊憹,舌干口渴
病名。即眼生长肉。详该条。
指小儿肿病十种证候。《幼科类萃·水肿门》谓水肿古有十种论证:以短气不得卧,为心水;两胁紧痛,为肝水;大便鸭溏,为肺水;四肢苦重为脾水;腰痛足冷为肾水;口苦咽干,为胆水;下虚下实,为大肠水;腹急肢瘦,为
气功术语。指在练功过程,心中无物,杂念不起,能够高度集中在练功的意念。《丹道九篇》:“真意即虚无之正觉。”
【介绍】:唐代眼科医生,善长手术治疗。《因话录》记载:他曾为一左眼眦生赘如息肉的患者,施行肿物摘除术。在手术前和手术过程中,给病人进行思想工作,解除患者的顾虑;手术前令病人饮酒数杯,进行麻醉;手术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