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羌活散

羌活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羌活散

药方名称羌活散

处方羌活(一两半)天麻(一两半)酸枣仁(炒.一两半)羚羊角(一两半)地骨皮(一两半) 栢子仁(一两半)川芎(一两)鹿角胶(炒.一两)侧子(炮裂.去皮脐.一两)人参(一两) 白附子(炮裂.一两) 桂心(一两)薏苡仁(一两) 海桐皮(一两)牛膝(二两)乌蛇肉(酒浸.炙黄.三两)犀角屑(三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毒入四肢,筋脉拘挛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以豆淋酒调下,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羌活散

药方名称羌活散

处方羌活(去芦)、防风(去叉)、川芎荆芥穗、麻黄(去根节)、甘草(炙)、恶实(炒)、木通,各等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热,头面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匕,茶酒调下,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羌活散

药方名称羌活散

处方前胡(去芦)、羌活(去芦)、麻黄(去根.节)、白茯苓(去皮)、川芎黄芩甘草蔓荆子(去白皮)、枳壳(去瓤.麸炒)、细辛(去苗)、石膏(别研)、菊花(去梗)、防风(去芦),各一两。

炮制上为末,入石膏研匀。

功能主治治风气不调,头目昏眩,痰涎壅滞,通身拘急,及风邪寒壅,头痛项强,鼻塞声重,肢节烦疼,天阴风雨,预觉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三、四片,薄荷三、两叶,同煎至七分,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苏沈良方》卷五引《灵苑方》:羌活散

药方名称羌活散

别名羌活附子散(《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羌活附子(炮)茴香(微炒)各15克木香干姜(炮)各枣许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阴寒内盛,呃逆不止,四肢厥逆;寒厥疝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盐1捻,煎一二十沸,带热服。一服止。

摘录苏沈良方》卷五引《灵苑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羌活散

药方名称羌活散

处方前胡(去芦)羌活(去芦)麻黄(去根、节)白茯苓(去皮)川芎黄芩甘草(烂)蔓荆子(去白皮枳壳(去瓤,麸炒)细辛(去苗)石膏(别研)菊花(去梗)防风(去芦)各30克

制法上为末,入石膏研匀。

功能主治治风湿外侵,里有郁热,头痛项强,肢节烦疼,天阴风雨,预觉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3~4片,薄荷3~4叶,同煎至210毫升,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猜你喜欢

  • 牵牛子

    药方名称牵牛子处方牵牛子(黑丑)7粒制法捣碎,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夜啼20例,大多数在当夜就能止哭。用法用量临睡前敷肚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摘录《外治方》

  • 调元散瘀汤

    药方名称调元散瘀汤处方党参3钱,生炙黄耆3钱,川芎2钱,当归4钱,乳香8分(制去油),没药8分(制去油),肉桂6分,生甘草8分,青木香5分。功能主治产后流注。即恶露流入腰肾关节、肩背手足等处,或漫肿,

  • 必捷散

    药方名称必捷散处方白花蛇(酒浸三宿,去皮,骨,炙)60克蒺藜子(炒,去角)蔓荆实(酒浸一宿,焙)各30克 白附子(酒浸一宿,切作片子,炒干)5枚荜澄茄20枚制法上五味,捣罗为散。功能主治祛风邪,止头痛

  • 鬼代散

    药方名称鬼代散别名鬼代丹处方地龙(去土,炒)。制法上为细末。每服3钱,温酒调下。后用黄蜡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杖疮。用法用量鬼代丹(《普济方》卷三○五)。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一引《医林方》

  • 加味清宫汤

    《温病条辨》卷二:加味清宫汤药方名称加味清宫汤处方元参心9克莲子心1.5克竹叶卷心6克连翘心6克犀角尖6克(磨冲)连心麦冬9克知母9克 银花6克功能主治治暑温蔓延三焦,邪气久留,舌绛苔少,热搏血分者。

  • 牡丹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牡丹汤药方名称牡丹汤处方牡丹甘草败酱生姜茯苓各6克薏苡仁桔梗麦门冬各9克丹参芍药各12克 生地黄15克制法上十一味,哎咀。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解毒排脓。治肠痈。用法用量以水1升

  • 小芦荟丸

    药方名称小芦荟丸处方胡黄连30克黄连30克芦荟30克木香30克 白雷丸30克青皮30克鹤虱草30克 白芜荑(炒)30克麝香9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蒸饼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瘰疬结核,耳内生

  • 柴胡汤

    《圣济总录》卷一一七:柴胡汤药方名称柴胡汤别名柴胡地骨皮汤(《宜明论方》卷一)。处方柴胡(去苗)地骨皮各30克制法上二味,粗捣筛。功能主治主口糜生疮。用法用量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去滓

  • 利惊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利惊丸药方名称利惊丸处方青黛轻粉各3克 牵牛末1.5克天竺黄6克制法上药研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小儿急惊风,身热面赤,喘胀腹满,大小便秘者。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用薄荷

  • 截瘴丸

    药方名称截瘴丸处方常山5两(醋炒7次),乌梅40粒(去核),槟榔40粒,甘草3两。制法上同炒,为细末,姜汁打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瘴病不问冷热,或1日一发,或2日一发,或3日一发。用法用量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