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老鸦糊

老鸦糊

药材名称老鸦糊

拼音Lǎo Yā Hú

别名万年青(《植物名实图考》),鱼胆(《中国树木分类学》),牛舌癀、猴草、粗糠草、粥香(《福建民间草药》),没翻叶、大麻雀米、鸡米树、菜子木、红泡果(《贵州民间药物》),爆竹子、路金子、百子爆、米筛花、米筛子、大叶鲤鱼泻子、毛风(《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老鸦糊根、茎、叶、果实。5~10月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达3米。小枝有粗糠状短柔毛或平滑无毛。叶对生;阔椭圆形以至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为小齿牙或齿牙状,下面疏生星状毛及腺点;叶柄长0.5~1厘米。密生的聚伞花序,径2~3厘米;总梗有短柔毛,与叶柄等长或短于叶柄;花水红色;萼短钟状,截形;花冠短筒状,4裂;雄蕊4,长7毫米,花丝较花冠之裂片为长,花药广椭圆形;雌蕊1,子房4室。核果,堇紫色,径3~4毫米。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旷野间。分布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广东、福建等地。

性味苦辛,凉。

①《福建民间草药》:"苦辛,温,有小毒。"

②《贵州民间药物》:"性微寒,味辛。"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凉,味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解毒。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尿血。

①《植物名实图考》:"截疟。"

②《福建民间草药》:"驱风除湿,杀虫解毒,散结化瘀。"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收敛止血,祛风除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复方①治关节炎:老鸦糊根二两,猪蹄半斤,黄酒二两。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跌打损伤:鲜老鸦糊叶捣烂后敷伤部。(《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外伤出血:老鸦糊叶、果实,晒干研粉外敷,或鲜叶捣烂外敷伤处。

④治内出血:老鸦糊干叶研粉,每次一钱,每天三、四次,开水冲服。

⑤治尿血:老鸦糊叶、白茅根活血丹各一两,檵木叶五钱,水煎服。(③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皮下漏血:鲜老鸦糊叶、茎半斤。水煎熏洗。

⑦治冻疮:老鸦糊叶一握。煎汤熏洗,不断擦患郎,日洗一两次。

⑧治蛇伤:老鸦糊根二两切碎。酌加水煎服。(⑥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美登木

    药材名称美登木来源卫矛科美登木Maytenus hookeri Loes.,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西双版纳。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治癌症初起。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鹿尾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尾药材名称鹿尾拼音Lù Wěi来源为鹿的干燥尾部。带毛鹿尾系将鹿尾割下,挂起阴干而成;不带毛鹿尾系将毛鹿尾入水中浸片刻,取出剪去毛茸及外面老皮,再用海浮石搓光,阴干而成

  • 剪草

    药材名称剪草拼音Jiǎn Cǎo别名翦草、四块瓦、土细辛、四叶对、银线草、四对草。出处唐《本草拾遗》始载有"剪草",云:"生山泽间,叶如茗而细。江东用之。"宋《本草图经》谓:"生润州(今江苏镇江)"并

  • 仙鹤草根芽

    药材名称仙鹤草根芽拼音Xiān Hè Cǎo Gēn Yá别名狼牙草根芽(《中草药通讯》(1):34,1972)。出处《中华医学杂志》6:436,l974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等带

  • 竹蜂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蜂药材名称竹蜂拼音Zhú Fēnɡ别名乌蜂、熊蜂、象蜂来源为膜翅目蜜蜂科昆虫竹筒蜂Xylocopa dissimilis (Lep.)的干燥全体。秋冬较易捕捉,当蜂群居

  • 秋木瓜

    药材名称秋木瓜拼音Qiū Mù Guā别名木瓜(《滇南本草图谱》),酸木瓜(《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香木瓜、皱皮木瓜(《成都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秋木瓜的果实。10~1

  • 红毛毡

    药材名称红毛毡拼音Hónɡ Máo Zhān别名毛青杠、虎舌红、毛凉伞、红胆、红八爪、红毛针、山猪耳、毛虫药、红毛走马胎、红毛山豆根、铺地毡、红地毡、乳毛紫金牛来源为紫金牛科紫金牛

  • 披散糖荠

    药材名称披散糖荠别名冈托巴[西藏]来源十字花科糖荠属植物披散糖荠Erysimum diffusum Ehrh.,以种子入药。功能主治润肺止咳,强心,解毒。用于肺结核咳嗽,心力衰竭,肉类中毒。用法用量3

  • 母猪草

    药材名称母猪草拼音Mǔ Zhū Cǎo别名山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耳状人字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hocarpum auriculatum(Franch.)W.T.Wang et H

  • 巴山虎

    药材名称巴山虎拼音Bā Shān Hǔ别名金扣钮根(《陆川本草》),细钮扣根、扣子头(《南宁市药物志》),紫花茄根(《福建中草药》)。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茄科植物紫花茄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