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材学》。为儿茶之别名,详该条。
也称汤头。即内服煎剂为主的药方。见汤头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錾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病症名。《颅囟经》:“初生小儿,一月内,乳利如膏,是母寒气伤胃所致也。”新生儿消化力弱,哺乳失宜,复感寒邪,最易导致乳汁不消而成此症。故《古今医统》论抚养婴儿,要注意哺乳之法,有“忍三分饥,吃七分饱”
《山海经·东山经》:“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晋·郭璞注:“箴石,可以为砥(砭)针,治痈肿。”参见砭石条。
构成口腔的骨骼。如口盖骨、上牙床骨、下牙床骨等。详各条。
儿科著作。明·鲁伯嗣撰。10卷。约刊于15世纪(明初)。本书将有关婴幼儿的初生养护及病候诊治等列为100个问题,对于多种儿科病证的致病原因及治法方药等均有较详细的阐述。作者能融会众说,自成一家,取材比
见《群芳谱》。为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为槐耳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