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肉极

肉极

病证名。指肌肉痿弱困怠的疾患。《备急干金要方·脾脏》:“凡肉极者,主脾也,脾应肉,肉与脾合,若脾病则肉变色。又曰,至阴遇病为肌痹,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症见身上如鼠走,多汗四肢急痛,或软弱,唇口坏,皮色变。宜用薏苡仁散石楠散、参苓元等方。其偏虚寒者,症见体重怠惰,四肢不欲举,不嗜饮食,动则关节痛,右胁下痛引肩背不可转动。宜用大黄芪汤茯苓散等方。参见六极肌极条。

猜你喜欢

  • 水气不调

    指水气失去正常的调节。《备急千金要方》:“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

  • 蛇泡草

    ①见《分类草药性》。为蛇莓之别名,详该条。②见《广西中草药》。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 赤石土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即赤石脂,详该条。

  • 产后发狂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狂越。详该条。

  • 真色

    色诊之一。五脏反映于外的正常颜色。《灵枢·五色》:“真色以致,病色不见。”

  • 姚志仁

    【介绍】:见吴辰灿条。

  • 中西医结合

    指中国在五十年代制定中医政策后所实行的一种发展医学事业的措施。早在十九世纪末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一部分中医试图用解剖、生理知识印证中医理论,或以中药、西药配合治病,称为中西医汇通派。但中西医结合的概念

  • 导便

    即导法。详该条。

  • 中黄丸

    《外科大成》卷二方。缸砂(水浸半月,微煅)、黄花地丁、栀子各一两,黄芩(每斤用皂角仁、侧柏各四两,水煮半日,汁干为度)、黄连、皂角子各二两,青黛五钱。为末,用大柿饼肉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

  • 鸳鸯豆

    见《中药材手册》。为相思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