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肾气丸

肾气丸

药方名称肾气丸

别名八味肾气丸(《金匮要略》卷上)、崔氏八味丸(《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附方)、《金匮》肾气丸(《内科摘要》卷下)、桂附八味丸(《医方集解))、桂附地黄丸(《医宗金鉴》卷四十三)。

处方地黄128克 薯蓣64克山茱萸64克茯苓48克泽泻48克 丹皮48克桂枝附子(炮)各16克

制法上八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1.抗实验性病理代谢的研究 《日本汉方医学》1982(4):10,给增龄大白鼠投与八味地黄丸,探讨了谷光甘肽代谢,结果①晶状体中GSH和GSSG有意义地增加,推测八味地黄丸有预防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②血中GSH增加,推测八味地黄丸参与红细胞膜的谷光甘肽代谢;③睾丸中GSH增加,提示八味地黄丸参与DNA合成和谷光甘肽代谢。2.抗糖尿病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研究》1982(1):46,用八味丸粉末给链脲佐菌素所致大鼠糖尿病模型口服,结果表明八味丸能有效地抑制其饮水量、尿量、血糖及尿糖量。而组成该方的单味药仅山茱萸有效,并进一步找到抗糖尿病有效成分为熊果酸及齐墩果酸。

功能主治温补肾气。治肾气不足,腰酸脚软,肢体畏寒,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数,舌质淡胖,尺脉沉细;及痰饮喘咳,水肿脚气,消渴,久泄。现用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支气管哮喘等属于肾气不足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用酒送下,加至20丸,一日三次。

注意如有咽干、口燥、舌红、少苔等肾阴不足,肾火上炎症状者不宜用。

备注方中地黄山茱萸补益肾阴而摄精气;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泄肾中水邪;牡丹皮清肝胆相火;桂枝附子温补命门真火。诸药合用,共成温补肾气之效。

摘录金匮要略》卷下

猜你喜欢

  • 六味地黄汤

    药方名称六味地黄汤处方熟地5钱,淮药8钱(炒),僵蚕1钱5分(姜汁炒),云苓3钱,丹皮(去骨),泽泻(盐水炒)1钱,麦冬(去心)1钱,炙草1钱,桂圆3粒。功能主治白喉愈后,阴虚有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炉峰散

    《仁斋直指》卷二十二:炉峰散药方名称炉峰散处方炉甘石(绿者,十分细)30克 大南星半夏(生)各15克五倍子赤小豆片姜黄直僵蚕贝母白及各12克乳香7.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痈疽肿毒。用法用量未破者

  • 白术枳壳丸

    药方名称白术枳壳丸处方白术、枳壳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胎前,胎在胸腹痞闷。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温水送下。服药后,怀孕妇人其胎瘦小易生也,生下之后2-3月,其子即

  • 龙葵散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龙葵散药方名称龙葵散处方龙葵(俗名天茄子)1两,景天(俗名慎火草)1两,黄连(去须)1两,天灵盖1两,龙骨半两,乳香半两,木鳖子半两,黄蜀葵花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诸恶疮,多

  • 常山大黄汤

    药方名称常山大黄汤处方常山3两,甘草(炙)3两,前胡2两,大黄3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疟结实积热,烦扰迷冒,寒热但多,绵惙困笃。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半,下大黄,煎取3升,分澄令冷,初服7合,中服

  • 黄瓜蒂散

    药方名称黄瓜蒂散处方瓜蒂14枚,小豆20枚,糯米40粒。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诸黄,3岁忽发,心满坚硬,脚手心热。用法用量吹少许入鼻中,令黄水去,残药末,尽水调服之。得吐黄水即愈。摘录《普济方》卷三

  • 胜寒延嗣丹

    药方名称胜寒延嗣丹处方人参180克白术黄耆菟丝子巴戟天鹿角胶淫羊藿各250克附子1个(用生甘草6克,煮汤250毫升,泡透,切片,微炒熟)茯苓炒枣仁各120克山药180克远志.肉桂各60克 炙甘草30克

  • 小青龙合剂

    药方名称小青龙合剂处方麻黄125g桂枝125g白芍125g干姜125g细辛62g甘草(蜜炙)125g 法半夏188g五味子125g性状为棕黑色的液体;气微香,味甜、微辛。炮制以上八味,细辛、桂枝提取挥

  • 阑尾1号

    药方名称阑尾1号处方红藤、地丁草、川楝子。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止痛。主瘀滞型阑尾炎。摘录《新急腹症学》

  • 姜朴汤

    《医统》卷十六:姜朴汤药方名称姜朴汤处方干姜(炮)1钱,厚朴1钱,人参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陈皮5分,枳实5分,羌活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夏秋暑热过食冷物茶水,以伤其内,过乘凉风以伤其外,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