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沥汤

肾沥汤

①《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方。羊肾一具,桂心一两,人参泽泻甘草五味子防风川芎黄芪地骨皮当归各二两,茯苓玄参、芍药、生姜各四两,磁石五两。为粗末,先煮羊肾,去肾入诸药,再煎,分三次服。治劳损咳逆短气四肢烦疼,腰背引痛,耳鸣面色黧黯,心悸目眩小便黄赤等症。②《圣济总录》卷五十三方。桑螵蛸(炙令黄色)十枚,犀角麦门冬五加皮杜仲(酥炙)、木通、炒桔梗各一两,赤芍药三分。为粗末,每服五钱匕,入羊肾一只,去脂膜切,竹沥少许,水煎,空腹顿服,日二次。治胞痹少腹急痛,小便赤涩

猜你喜欢

  • 天庭

    ①又名阙庭。额部的中央。望诊作为诊察头面部疾患的参考。《灵枢·五色》:“庭者,颜也。”又“庭者,首面也。”②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①位于额上,眉心穴的上方。与其它穴位配伍,能发汗。《保赤推

  • 羊石子

    出《本事方》。为羊外肾之别名,详该条。

  • 赵恕轩

    【介绍】:见赵学敏条。

  • 会元针灸学

    针灸著作。又名《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焦会元编。综合性针灸著作。书中除引录古代多种有关针灸文献外,还对于每个腧穴名称作了解释,并在治疗方面,提供了作者的经验。现有1937年铅印本。

  • 蓝注

    指皮肉出现蓝色紫斑的一种症状。《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为风冷,乘其血脉,血得冷则结聚成核,其皮肉色如蓝,乃经久不歇,世谓之蓝注。”与紫癜相类似。

  • 黄疸二十八候

    古代对黄病的一种分类法。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即黄病候、急黄候、黄汗候、犯黄候、劳黄候、脑黄候、阴黄候、内黄候、行黄候、癖黄候、噤黄候、五色黄候、风黄候、因黄发血候、因黄发痢候、因黄发痔候、因黄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书名。金·刘完素撰于1186年。3卷。系作者于晚年总结其临床心得之作。其书上卷9篇,总论医理,广泛阐述有关养生、诊法、病机、本草理论等问题,共9篇。中、下卷23篇分述内科杂病、妇产、小儿等科多种常见病

  • 迟缓声

    听声知病之一。见《证治准绳·幼科》。语短声迟缓,肠鸣泄泻频。嘎声多不响,风热肺家因。

  • 顾成章

    【介绍】:晚清文人。字咏植。江苏武进人。撰有《周礼医官详说》一书,对古医政制度有所考释。

  • 地松柏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铺地蜈蚣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