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伤寒论》。为醋之别名,详该条。
按诊。腹部胀满,按之不痛,属脾虚。《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病者腹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
见《幼幼集成》卷三。即伤乳吐。见该条。
病证名。见《医说》卷五。指误食发丝而成的瘕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如食发成瘕,心腹作痛,咽间如有虫行,欲得油饮,宜香泽油。”其重者,腰痛牵心,发则气绝,心腹膨胀,身体羸瘦,可用雄黄
病名。《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此证生于目两眦,瘀肉努出,时觉疼痛,总属心火所成。然火有虚实,如大眦红肉深红色,心经实火也,宜黑参汤服之;小眦红丝色淡红者,心经虚火也:宜决明散主之。外俱用清凉圆泡
病证名。《石室秘录》卷一:“鼻肿者,乃肺金火盛也。”常由肺经火毒上攻所致。证见鼻部肿大,甚则肿大如拳,疼痛异常。初宜疏风清热、泻火解毒,用仙方活命饮或凉膈散加减;后期宜养阴清热,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由阳虚,复感湿热结滞而成。此证发展缓慢,患处皮肤坚硬肿痛,初起白泡,渐扩大形长似鱼脊,破后流黄水,成脓较迟。治宜补气温散活血。始用隔蒜灸,并可用真君妙贴散香油调敷;内服内
见幼幼集条。
推拿穴位名。见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总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中指处。能清心火,退心经热病。治口内生疮,遍身潮热,夜间啼哭,四肢抽掣,惊风等症。《小儿按摩经·六筋》:“诸惊风,掐总筋可治。”
证名。斑的类型之一。见《明医指掌·斑疹》。又名阳证发斑。指外感热病发斑,属于实热性者。多由邪热熏灼营血所致。证见斑出红赤如锦纹,发热烦渴,舌红苔黄等。治宜清热凉血、轻透斑毒,用化斑汤或用水牛角、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