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胎漏

胎漏

病证名。见《素问病机宜保命集》。亦名漏胎胞漏漏胞漱经胎满。①《医学入门》:“不通而下血者为胎漏。”孕后因气血虚弱、肾虚血热等致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症见阴道不时下血、量少或按月来血点滴,并无腰痠腹痛小腹下坠等。气虚者,兼见精神萎糜,少气懒言,宜补气安胎,用举元煎阿胶血虚者,兼见面色淡黄、神疲乏力,宜补血安胎,用胎元饮;肾虚者,兼见头晕耳鸣,尿频,宜固肾安胎,用寿胎丸;血热者,兼见口干咽燥、心烦不宁,宜清热凉血安胎,用保阴煎。②指激经。《三科辑要·妇科辑要》:“激经即胎漏,孕后仍行经也,此血有余,无他症不必治。”

猜你喜欢

  • 叱腮

    病名。指患喉痹时合并腮腺肿痛者。《本草纲目》稻附方:“喉痹、叱腮。用糯米三升,……水调如膏药,贴项下及肿处,一夜便消。干即换之。当令湿为妙。”

  • 血脱

    病证名。出《灵枢·决气》。又名脱血。《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脱血,冲脉病也。”《灵枢经》曰:冲脉为血之海,血海不足,则身少血色,面无精光。是名血脱。”因先天禀赋不足,或思虑、劳倦、房室、酒食所伤

  • 单方

    用简单的药味组成的方剂。针对主证治疗,取其力专而效速。如甘草绿豆汤治毒菌中毒。又单味药亦称单方,如半边莲煎剂驱除腹水等。

  • 肺实热证

    指肺经邪热炽盛的病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病苦肺胀,汗出若露,上气喘逆,咽中塞,如欲呕状,名曰肺实热也。”常伴见鼻孔煽张,咳嗽,或吐脓血等。治宜泻肺清热为主。选用地骨皮汤、清肺汤等方。

  • 青小豆

    出《太平圣惠方》。为绿豆之别名,详该条。

  • 医学易通

    书名。8卷。清·陈念祖等原撰,潘蔚增辑。本书选辑陈念祖《医学实在易》、黄元御《四圣心源》及《医宗金鉴》中的医论、医方而成。卷1四诊易知;卷2~8以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及幼科分类,记述各种

  • 拉牛入石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穿破石之别名,详该条。

  • 脉义

    宋代太医局对医生的考试内容之一。其方法系由教授、助教选择病人,令被试者切脉并作出结论,以考板其脉学的水平。

  • 聂苏诺期

    彝医药著作。系聂鲁等根据民国八年者的抄本和流传在迤施河一带的民国十年抄本翻译整理而成。载药273种,植物药214种,动物药52种,矿物药7种,对药用部分、性味、功能主治、用量做了全面阐释。收载53种常

  • 蒙医成方选

    方书。武绍新编。此书汇集蒙医成方一千零十一首,按性能、功用及病种分为三十二类。每方分处方、制法、功用、用法用量、贮藏诸项,或加禁忌,附注项。总论中简要介绍蒙药概况、蒙药与方剂、蒙药剂型等。将蒙医药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