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胞衣不下

胞衣不下

病证名。出《经效产宝》。又名胞衣不出息胞息胎胎衣不出胎衣不下儿衣不出胞胀不下。指胎儿娩出后,胎盘迟迟不下。多因分娩元气大虚,无力继续排出,败血流入胞中,作胀不下,或感邪而气血凝滞所致。气虚者治宜大补气血,方用人参养营汤;若气血凝滞或作胀不下者,治宜养血逐瘀,方用生化汤益母膏。同时可结合针灸合谷三阴交等穴或手术处理。

猜你喜欢

  • 胖舌

    舌体稍胖大,色淡而嫩,舌边有齿痕,多属脾虚。舌色深红而肿大满口,是心脾二经有热。舌肿胖,色青紫而暗,多见于中毒。参见舌胀大条。

  • 逆传

    与顺传相对而言。病证不按一般规律发展。如温热病从卫分证迅即发展至心包证候。《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 独叶草

    见《中药材手册》。为细辛之别名,详该条。

  • 山葡萄根

    见《江西草药》。即蛇葡萄根,详该条。

  • 郎叔廉

    【介绍】:见郎简条。

  • 瞳神欹侧

    病证名。指瞳神歪斜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瞳仁不正、瞳神偏射、瞳欹。多因风热毒邪,或外伤等引起。证见“瞳神歪斜,或如杏仁桃核,三角半月”(《张氏医通》卷八)。常由黑睛破损,黄仁从破口迸出,或

  • 李补之

    【介绍】:见李中梓条。

  • 胞弦

    解剖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眼弦。详该条。

  • 中(zhòng 众)风

    ①病名。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又名卒中。指卒暴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的病症。中风的病因,历代医书论述不同。《医略十三篇》卷一以北宋前皆宗《灵》、《素》作外风论治;刘河间

  • 肝实证

    指肝病因邪气盛实所出现的证候。多由气郁、火旺等所致。《脉经》卷二:“左手关上阴实者肝实也,苦肉中痛动,善转筋。”《圣济总录·肝脏门》:“肝实之状,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或引小腹,忿忿如怒,头目眩痛,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