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脐中出血

脐中出血

证名。《伤寒九十论·脐中出血》:“本少阴证,而误汗之,故血妄行,自脐中出。……予以治少阴之本,而用姜附汤。”本证亦有由肾火外越而致者,宜用六味地黄汤加骨碎补等药。

猜你喜欢

  • 伤燥咳嗽

    病证名。指天行燥烈,燥火伤肺所致的咳嗽。《症因脉治》卷二:“伤燥咳嗽之症,口渴唇焦,烦热引饮,吐痰不出,或带血缕,二便带赤,喘急咳嗽。”治用石膏泻白散、清燥救肺汤、人参白虎汤等方。《医门法律·咳嗽门》

  • 庄履严

    【介绍】:明代医家。字若旸。江苏江阴县人。精于医,活人很多,著《医理发微》,佚。

  • 分部

    十二经脉在皮肤上各有其分属的部位,各经脉的病变可反映到其所属部位。《素问·皮部论》:“皮有分部……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所终。”因此,皮肤上某些变异(如异常色泽、疹点、结节、

  • 田鸡草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粪箕笃之别名,详该条。

  • 妇人良方

    书名。又名《妇人良方大全》、《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良方集要》。24卷。宋·陈自明撰于1237年。本书整理编辑了宋以前有关妇产科的著作,分为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及产后等8门(薛己本

  • 面上证

    儿科察面诊法。五脏之气形于面部。六朝高阳生《面部形色赋》:“察儿形色,先分部位。左颊青龙属肝;右颊白虎属肺;天庭高而离阳心火;地角低而坎阴肾水;鼻在面中,脾应唇际。”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面上证》:左颊

  • 五大

    人体部位。亦称五体,指头和两手两足。《针经指南·标幽赋》:“似续而交五大。”

  • 瘟疫红喉

    病名。《喉科种福》卷三:“此触天行瘟疫之气,致项肿咽痛,口内喉中皆现红色,痰涎秽浊,粘连不断,吐出热气,臭气喷人,甚有颈项头面俱肿,面目俱赤,北方尤多此病,俗人呼为虾蟆瘟,又名颅鹚瘟,亦名大头瘟。乃湿

  • 视正反斜证

    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谓视正直之物呈歪斜状。《审视瑶函》:“此症谓物之正者,而反视为歪斜也。乃内之阴阳偏胜,神光欲散之候,……久而失治,内障成矣。”亦有视斜反为正者,又称视斜反正。参见目妄见、视

  • 刺疟篇

    《素问》篇名。本篇专论以针刺治疟,故名。内容包括六经疟、五脏疟、胃疟等十二种疟疾的症状和刺法,并说明在针刺前,应注意明确诊断和辨证,针刺应按经取穴,并应在未发作前施治,指出对正气虚弱的病人,则宜药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