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脓疥

脓疥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六。多因生疥疮搔抓破皮,继发感染作脓,或湿热蕴毒所致。皮损形如豆粒,顶含稠脓,痛痒相兼。治宜内服秦艽丸,外搽蛇床子散

猜你喜欢

  • 血疟

    疟疾之一。指疟发时有各种出血症状者。《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血疟者,或血,或便血,或女人月事适来,皆是血疟。宜于治疟药中,加桃仁、莪术、延胡索等。”参见疟疾条。

  • 羊角蒿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角蒿之别名,详该条。

  • 肝阳化火

    是肝阳上亢的进一步发展。阳亢则热,热极则生火。有阳气上逆的特点。参见肝火条。

  • 楼台草

    见《滇南本草》。为錾菜之别名,详该条。

  • 十香返生丹

    即十香返魂丹,见该条。

  • 摩脊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可预防痘疹。明·张浩《仁术便览》卷四:“摩脊法:小儿痘疹未出之先宜以手蘸油摩儿背脊中间,痘疮出稀少,预解胎毒,或不生。”明·俞弁《续医说·摩脊法》:“此亦古人推摩之法。盖所以散寒水逆流

  • 野山菊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野菊之别名,详该条。

  • 脾疽

    病名。①九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由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瘀热所致。证见身面发黄,溺赤而少,心惴惴若恐。治宜秦王散及栝蒌等药。②《辨证奇闻》谓脾疸由寒湿因扰,脾阳不振所致。症见身黄如秋葵

  • 宦者

    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人。俗称太监。《灵枢·五音五味》:“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

  • 上甲

    出《证治要诀》。即鳖甲,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