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腥臭气

腥臭气

又称腥臊气。病者的痰液、汗液、白带、粪便等分泌物或排泄物所发出的特殊臊臭气味

猜你喜欢

  • 松胶香

    见《刘涓子鬼遗方》。即松香,详该条。

  • 七疝

    指七种疝病。历代有各种说法:①《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马莳注:“七疝乃五脏疝及狐疝、癫疝也。”②《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疝者,厥疝、癥疝、寒疝、气疝、盘疝、胕疝、

  • 胃蒸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 后山骨伤

    病名。即枕骨部损伤。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多由跌打坠撞所致。轻者头昏目眩,耳鸣、项强、咽梗,饮食难进,烦躁,肢软;如骨伤过重,筋翻气促,痰声如锯,垂头目闭,昏迷不省人事,易于危及生命。治疗参见脑骨伤

  • 丁泽周

    【生卒】:1864~1924【介绍】: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字甘仁,江苏武进孟河人。曾在上海等地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女子中医专门学校等,培养中医人材。民国时期上海等地有不少著名中医,曾随从丁氏学医。还

  • 黄岩

    【介绍】:清代医家。字峻寿,又字耐庵。嘉应(广东梅县)人,撰有《医学精要》8卷(1800年刊行),主论儿科,兼及杂症,论痘疹病较详。

  • 糯米草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糯米藤,详该条。

  • 槐豆

    ①见《救荒本草》。为望江南子之别名。②见《本草原始》。即槐角。各详该条。

  • 番海棠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龙船花之别名,详该条。

  • 脾虚证

    指脾气、脾阳、脾阴不足所出现的各种证候。《脉经》卷二:“脾虚,……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疸,心烦不得卧,肠鸣。”《圣济总录》卷四十四:“脾虚,论曰脾象土,位处中焦,主腐化水谷,通行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