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苏轼

苏轼

【生卒】:1037~1101

【介绍】:

北宋著名文学家,兼通医学。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曾把所收集的方剂著成方书,并由后人与沈括良方》合并而成现今流传之《苏沈良方》。又著《圣散子方》,用其方剂以治疗伤寒时行,救活颇多,但以之通治一切,则有贻误。

猜你喜欢

  • 肝木

    ①指肝。五脏合五行,肝属木,故名。②推拿部位名。见肝经条。

  • 青藤根

    见《药材学》。为木防已之别名,详该条。

  • 经史证类大观本草

    见大观本草条。

  • 漏泽园

    宋代福利设施。据载系专为收葬无依无靠的尸骨而设。

  • 立应四物汤

    《妇科玉尺》卷四方。当归、芍药、川芎、熟地黄、五灵脂(半生,半炒)。为细末,温水调下,治产后血晕。

  • 杜善方

    【介绍】:唐代医家。京兆(今陕西境内)医工,将药物按性味功用分类解释。删去重复,又附以诸药制使畏恶解毒相反相宜者为一类,撰《本草性事类》1卷,佚。

  • 天河

    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按摩经》。又名天河水。①位于前臂屈侧正中线。《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天河穴,在膀膊中,从坎宫小天心处,一直到手弯曲池。清者,以我手三指,或二指,自大横纹推到曲池,以取凉退热,

  • 柳蕊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柳花之别名,详该条。

  • 虚火喉痹

    病名。多因少阴虚亏,水不制火,虚火上炎薰灼咽喉而成。症见咽喉红肿不甚,微痛,干灼不适,或有异物感,晨轻著重,至夜尤甚,唇红颧赤,口舌干燥,手足心热,脉细数等。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左归饮、大补阴

  • 诸病源候论

    书名。又名《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50卷。隋·巢元方等撰于610年。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论述病因和证候学专书。全书分67门,载列证候论1720条。叙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症候等。诸证之末多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