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茄花

茄花

《中药大辞典》:茄花

药材名称茄花

拼音Qié Huā

出处《纲目》

来源为茄科植物

功能主治《纲目》:"治金疮,牙痛。"

复方治牙痛:秋茄花干之,旋烧研涂痛处。(《海上名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茄花

药材名称茄花

拼音Qié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Garden Eggplant, Flower of Eggplant

别名茄子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茄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melongen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至亚灌木,高60-100cm。茎直立、粗壮,上部分枝,绿色或紫色,无南海或有疏刺,全体被星状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4.5cm;叶片卵状椭圆形,长8-18cm,宽5-11cm,先端钝尖,基部不相等,叶缘常波状浅裂,表面暗绿色,两面具星状柔毛。能孕花单生,不孕花蝎尾状与能孕花并出;花萼钟形,顶端5裂,裂片披针形,具星状柔毛;花冠紫蓝色,直径约3cm,裂片三角形,长约1cm;雄蕊5,花丝短,着生于花冠喉部,花药黄色,分离,先端孔裂;雌蕊1,子房2室,花柱圆球形,柱头小。浆果长椭圆形、于形或长柱形,溶紫色、淡绿色或黄白色,光滑,基部有宿存萼。花期6-8月,花后结实。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敛疮;止痛;利湿。主创伤;牙痛;妇女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内服:烘干研末,2-3g。外用:适量,研末涂敷。

各家论述本草纲目》:治金疮,牙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梵天花根

    《中药大辞典》:梵天花根药材名称梵天花根拼音Fàn Tiān Huā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的根。性味甘苦,温。①《福建民间草药》:"甘,温。"

  • 月季花根

    《中药大辞典》:月季花根药材名称月季花根拼音Yuè Jì Huā Gēn别名月月开根(《分类草药性》),月月红根(《贵州草药》)。出处《闽东本草》来源蔷薇科植物月季花的根,冬季采挖

  • 铁脚威灵仙叶

    药材名称铁脚威灵仙叶拼音Tiě Jiǎo Wēi Línɡ Xiān Yè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来源为毛莨科植物黄药子的叶。原形态藤本,长2米,茎有条纹。叶对生,通常五出羽状复叶;小

  • 小叶买麻藤

    药材名称小叶买麻藤拼音Xiǎo Yè Mǎi Má Ténɡ别名拦地青、细样买麻藤、狗裸藤、接骨草、竹节藤、脱节藤、大节藤、木花生、古歪藤来源为买麻藤科买麻藤属植物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

  • 菊架豆

    药材名称菊架豆拼音Jú Jià Dòu英文名Yunan Apios,Yunan Potatobean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丽江圞儿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pios d

  • 涩梨叶

    药材名称涩梨叶拼音Sè Lí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台湾林檎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doumeri(Bois)Chev.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接取细枝及叶,扎成把,晒干。原形态台湾

  • 刺芋

    药材名称刺芋拼音Cì Yù别名野茨菇、山茨菇来源天南星科刺芋属植物刺芋Lasia spinosa (L.)Thwaites [L. heterophylla Schott],以根状

  • 亮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亮菌药材名称亮菌拼音Liànɡ Jūn别名假蜜环菌、假蜜环蕈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亮菌Clitocybe tabescens (Scop. ex Fr.)Bres

  • 紫铜矿

    《中药大辞典》:紫铜矿药材名称紫铜矿拼音Zǐ Tónɡ Kuànɡ出处《药性考》来源为硫化物类矿物斑铜矿的矿石。原形态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状,也有呈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状的,但极

  • 鸜雉

    药材名称鸜雉拼音Qú Zhì别名翟(《尚书》),山雉(《尔雅》),翟鸡、山鸡(《禽经》),长尾野鸡(《中国动物图谱·鸟类》)。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雉科动物长尾雉的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