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茯苓饮子

茯苓饮子

《重订严氏济生方》:茯苓饮子

药方名称茯苓饮子

处方茯苓(去皮)半夏(汤泡七次)茯神(去木)橘皮(去白)麦门冬(去心)各30克沉香(不见火)甘草(炙)槟榔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痰饮蓄于心胃,怔忡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250毫升,生姜5片,煎至17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医方类聚》卷一五八引《济生》:茯苓饮子

药方名称茯苓饮子

处方茯苓(去皮)1两,半夏(汤泡7次)1两,茯神(去木)1两,橘皮(去白)1两,麦门冬(去心)1两,沉香(不见火)半两,甘草(炙)半两,槟榔半两。

功能主治痰饮蓄于心胃,怔仲不已。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八引《济生》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茯苓饮子

药方名称茯苓饮子

处方艾叶、参、苓、术、草、芎、归、陈皮香附、黄苓、杜仲大枣

功能主治清心。主妊娠3月,胎动不安。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

方出《外台》卷二十引《古今录验》,名见《鸡峰》卷十七:茯苓饮子

药方名称茯苓饮子

别名茯苓汤、茯苓杏仁

处方茯苓4两,杏仁4两,橘皮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气忽发,满胸急者。

用法用量茯苓汤(《圣济总录》卷八十)茯苓杏仁煎(《普济方》卷一九四)。

注意忌酢物。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引《古今录验》,名见《鸡峰》卷十七

猜你喜欢

  • 大陷胸丸

    药方名称大陷胸丸处方大黄25克葶苈子17克(熬)芒消17克杏仁17克(去皮、尖,熬黑)功能主治泻热开结,化饮通便。主结胸证,颈项强直,朐脘痞满,自汗出,大便不通,脉沉实者。用法用量上四味,捣筛二味,纳

  • 大成散

    药方名称大成散别名六圣散处方穿山甲1两(酒炒),甘草末2钱,雄黄1钱半,朱砂1钱半,紫草3钱,麝香2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痘出不炔,或顶陷,或灰白黑陷,一切不发之症。用法用量六圣散(《种痘新书》卷

  • 蜂房散

    《直指》卷二十二:蜂房散药方名称蜂房散处方多孔露蜂房(炙黄)3分,穿山甲(炙焦)1分,龙骨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久年漏疮,或暂愈复发,或移于别处。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露蜂房散”。摘录

  • 三枯髅酒

    药方名称三枯髅酒处方天枯髅(即水馒头,收二三年者佳)地枯髅(即白烂田螺壳)水枯髅(即莲蓬壳,久者为佳)制法上烧灰存性,研末。功能主治治便红。用法用量窖小油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七

  • 回元汤

    药方名称回元汤处方黄耆(蜜炒)1两,当归2钱半,益母草3钱,黑干姜5-7分。功能主治回元气。主产后血晕。用法用量水煎就,冲热童便服。即用补虚生荣汤亦可。摘录《会约》卷十五

  • 怀忠丹

    药方名称怀忠丹处方单叶红蜀葵根1两,白芷1两,白枯矾5钱,白芍药5钱。制法上为末,黄蜡溶化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排脓下血。主内痈有败血,腥秽殊甚,脐腹冷痛。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米饮送下。待脓血

  • 阿魏软坚散

    药方名称阿魏软坚散处方阿魏3钱,蜗牛(炙)3钱,象贝母3钱,月石1钱5分,桃仁1钱,僵蚕10条,南星3钱,腰黄3钱5分,冰片3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瘰疬痰块等。用法用量大膏药中摊贴。摘录《青囊秘传》

  • 羚羊补肝散

    药方名称羚羊补肝散处方羚羊角3两(镑),人参3两,茯苓2两,防风2两,细辛1两,黑参1两,车前1两,黄芩1两,羌活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肝风内障。用法用量食后米汤调服2钱。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 补肝元柏子仁丸

    药方名称补肝元柏子仁丸处方柏子仁(研)1两,薏苡仁1两,乌麻仁1两,车前子1两,枸杞子1两,庵闾子1两,菟丝子(酒浸,别捣末)1两,牡荆子半两,青葙子半两,五味子半两,蛇床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菊

  • 大附子丸

    药方名称大附子丸处方大附子2两,禹余粮2两,白马蹄2两,鹿茸2两,乌贼鱼骨1两,龙骨1两,当归1两半。功能主治血崩日夜不绝,将欲困笃。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