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林
【介绍】:
明代医生。字茂林。浙江钱塘人。专门小儿科,闻名于京师,曾任太医院医官,升至院判。著有《杏坞秘诀》1卷,已佚。
【介绍】:
明代医生。字茂林。浙江钱塘人。专门小儿科,闻名于京师,曾任太医院医官,升至院判。著有《杏坞秘诀》1卷,已佚。
指阴阳失调,阳盛阴衰,阴精不能涵敛阳气而致阳气亢越的一种病理状态。《脾胃论·卷中》:“此病阳亢,乃阴火之邪滋之。”
痔疾外治法。在《五十二病方》中已有结扎方法治疗痔核的记载。即:“牡痔居窍旁……絜以小绳,剖以刀。”又《外科正宗》卷三:“煮线方……凡蒂小而头面大者,宜用此线系其患根自效……。凡遇前患者,用线一根,患大
【介绍】:见金铭条。
九注之一。《诸病源候论·诸注候》:“酒注,体气动,热气从胸中上下,无处不痛,一年之后,四支重,喜卧,喜哕,噫酸,体面浮肿,往来不时。”参见九注条。
病证名。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卷三。通常指引起黑睛混浊或溃陷的外障眼病,以及病变愈后遗留于黑睛的瘢痕,如凝脂翳、宿翳等。实证多由肝风热邪引起,虚证常属肝肾亏损,阴虚火旺等,由外伤引起者,亦不少见。治
古病名。鬲,否鬲之意。因气血俱病,否鬲不通,而致半身不遂。《素问·大奇论》:“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类经·脉色类》:“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上下否鬲,半身偏枯也。”
【生卒】:十世纪【介绍】:辽代医生。契丹族,姓耶律,字海邻。善骑射,尤精医术。太祖耶律阿保机即位后,拜为迭刺部军事首领。太祖患心痛,召迭里特诊视,曰:“膏肓有瘀血,然药不能及,必针而后愈。”经针刺而治
会,指穴位。《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谓人体有365个穴位,是经络气血出入会合的地方。
简称命火,亦即肾阳。是生命本元之火,寓于肾阴之中,是性机能和生殖能力的根本。与人身的生长、发育、衰老有密切关系。还能温养五脏六腑,脏腑得命火的温养,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尤其是脾胃需有命门火的温煦,才能
即指针疗法。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