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蔡维藩

蔡维藩

【介绍】:

明代医家。江苏盱眙人。长于儿科,著有《痘疹方论》、《痘疹集览》等书。

猜你喜欢

  • 曹元

    【生卒】:七世纪【介绍】:唐初医家。字真道。京兆(今陕西境内)人。学医于北山黄公,精通医药,善于望气色诊断疾病,并掌握外科手术。文学家王勃拜曹元为师,尽得其要。

  • 烂喉丹痧

    病名。《疡科心得集》卷上:“夫烂喉丹痧者,系天行疫疠之毒,故长幼传染者多。”即烂喉痧。详见该条。

  • 赵知嵓(yán 岩)

    【介绍】:参见赵自正条。

  • 神道

    经穴名。代号DU1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冲道。属督脉。位于背部第五、六胸椎棘突之间。布有第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五肋间动脉后支。主治健忘,惊悸,咳嗽,疟疾,脊背强痛,癫痫;以及神经衰弱,肋间神经

  • 伤食泻

    病证名。又称食泻、食泄、积泻、食积泻、胃泻。《丹溪心法·泄泻》:“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症见饱闷恶食,嗳腐吞酸,腹痛则泻,泻后痛减,泻下不畅,粘而秽臭,苔腻,脉滑或弦紧。治宜消食和

  • 阴都

    ①经穴名。代号KI1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食宫。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旁开0.5寸处(《类经图翼》)。另说在脐上3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3寸,旁开

  • 脾疳积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指两胁间有块如石,按之则痛的证候。多由病者营卫俱虚,外感风寒,内伤乳食,停滞既久,以致肝脾气滞血瘀而成。其症可伴有面黄肌瘦,肚硬而胀,肝脾肿大,触痛明显等。治宜利气活血,

  • 刘扣中

    【介绍】:见刘亩条。

  • 拳毛倒睫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即倒睫拳毛。详该条。

  • 蛇缠疮

    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九。即缠腰火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