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肝细辛散

补肝细辛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补肝细辛散

药方名称补肝细辛散

处方细辛7.5克桃仁23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前胡23克(去芦头)当归23克(锉,微炒)附子23克(炮裂,去皮、脐)陈橘皮23克(汤浸,去白、瓤,焙)人参23克(去芦头)柏子仁4克 芎藭23克木香23克 白茯苓23克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桂心23克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大枣3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

《眼科菁华》卷下:补肝细辛散

药方名称补肝细辛散

处方青葙子、人参茯苓、熟地黄五味子菟丝子、茺蔚子车前子、泽泻细辛防风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虚积热,而成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煎服。

摘录《眼科菁华》卷下

《圣惠》卷三:补肝细辛散

药方名称补肝细辛散

别名细辛

处方细辛1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前胡3分(去芦头),当归3分(锉,微炒),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3分(去芦头),柏子仁半分,芎?3分,木香3分,白茯苓3分,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焙),桂心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

用法用量细辛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摘录《圣惠》卷三

猜你喜欢

  • 镇心省睡益智方

    药方名称镇心省睡益智方处方远志1.5千克(去心)益智子 菖蒲各250克制法上三味,捣筛为数。功能主治治惊悸,嗜眠,健忘。用法用量每次2克,以淳糯米酒调服。摘录《千金翼方》卷十六

  • 除热粉散

    药方名称除热粉散处方雷丸90克牡蛎桂心各30克制法共研为粉。功能主治主小儿伤寒余热不退。用法用量扑儿身上。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婴孺方》

  • 白矾半夏散

    药方名称白矾半夏散处方白矾、半夏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蝎螫,痛不可忍。用法用量酽醋调贴之。摘录《三因》卷十

  • 京墨散

    药方名称京墨散处方飞罗面、细墨。制法用飞罗面不拘多少,微炒过。功能主治内损吐血。用法用量每服2钱,浓磨细墨,以茶脚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一

  • 解湿汤

    药方名称解湿汤处方白芍2两,茯苓1两,鸡冠花干5钱,炒栀3钱。功能主治青带。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 枇杷散

    《古今医鉴》卷五:枇杷散药方名称枇杷散处方枇杷叶(去毛)1两,橘红1两,半夏(汤泡)5钱,赤茯苓(去皮)5钱,人参5钱,麦门冬(去心)1两2线,青竹茹1两2钱,甘草4钱。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胃虚,呕哕不

  • 茯苓白术汤

    《医方集解》:茯苓白术汤药方名称茯苓白术汤处方茯苓、白术各等分。功能主治心下支饮,常苦眩冒。摘录《医方集解》《易简方》:茯苓白术汤药方名称茯苓白术汤处方白术1两,附子1两,甘草半两,茯苓半两,官桂半两

  • 白及肺

    药方名称白及肺处方白叶猪肺1具,白及片1两。功能主治肺痿肺烂。用法用量猪肺挑去血筋血膜,洗净,同白及入瓦罐,加酒淡煮熟,食肺饮汤;或稍用盐亦可,或将肺蘸白及末食更好。摘录《喉科心法》卷下

  • 虎骨追风酒

    药方名称虎骨追风酒处方虎胫骨1两,干石斛1两,石楠藤1两,防风1两,当归1两,千年健1两,杜仲(酒炒)1两,川牛膝(酒炒)1两,川芎1两,金毛狗脊(去毛)1两,续断1两,巴戟(去心)1两,羌活6钱。制

  • 破故纸散

    药方名称破故纸散处方破故纸30克(炒)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遗尿。用法用量每服3克,热汤调下。摘录《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