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食管的末段。②鸟类受食之处。
【介绍】:见何瑭条。
【介绍】:宋代药学家。生平不详。撰有《本草要诀》1卷,已佚。
【介绍】:宋代医生。所撰《杜壬医准》1卷,系其本人医案,已佚。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掖痈、夹肢痈、挟痈、夹痈。多由肝脾二经结热,气滞血凝所致。初起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日久方疼,乃生寒热;或初起患处即红肿热痛,身发寒热。初宜服柴胡清肝汤,外敷冲和膏;若脓成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脆蛇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患者语言重复,语声低弱,若断若续的危重症象。多见于疾病晚期,因正气虚衰,精神散乱,以致神识不清,不能自主。《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伤寒绪论》
病症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一:“如瞳子翳绿色者,名为绿翳青盲。皆是虚风所作,当觉急须即疗,汤丸散煎针灸,禁慎以驱疾势。若眼自闇多时,不复可疗,此疾之源,皆从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也,亦宜须初欲觉时,即
证名。指少腹胀满。出《素问·标本病传论》。详腹胀、小腹满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