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遍身肿

遍身肿

水肿类型之一。见《圣济总录·水肿门》《证治要诀·肿》:“肿病不一,遍身肿、四肢肿面肿脚肿,方谓之水气。然有阳水,有阴水,并宜先用五皮饮升降汤或除湿汤加木瓜腹皮。”“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多闭,此属阳水,轻宜四磨饮,添磨生枳壳,兼进莱菔饮,重则疏凿饮子、万灵饮利之,以通为度。亦有虽烦渴而大便已利者,此不可更利,宜用五苓散木通大腹皮。遍身肿,不烦渴,大便自调,或溏泄小便虽少而不涩赤,此属阴水,宜实脾饮。”参见水肿、阳水、阴水条。

猜你喜欢

  • 心主之阴

    出《素问·皮部论》。指手厥阴经之阴络。张景岳注:“心主之阴,手厥阴之阴也。”

  • 皮肤否肿

    证名。否,通痞。指皮肤因寒邪凝聚、气血痞塞而引起的肿胀。《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之胜,凝溧且至,……皮肤否肿,腹满食减。”参见水肿、肤胀、鼓胀等条。

  • 陈延之

    【介绍】:晋代医家。著有《小品方》一书,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医书中。

  • 方剂配伍

    方剂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及配伍禁忌等原则,选择适当品种和剂量的药物配伍而成。方剂配伍的原则,是按各药在方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君、臣、佐、使四部分。而配伍的宜忌,则有相湏、相使、相反、相畏四种情

  • 开提

    开,祛表里之邪;提,升清气。属解表清里法。适用于外有表证而里热也盛的病证。如病人原有表证,过早服泻下药,致病邪下陷导致热泻,同时并见身热、口渴、喘而汗出等症。处方中解表药与清里药同用,如葛根黄芩黄连汤

  • 胆蒸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 刘河间

    【介绍】:见刘完素条。

  • 白滞痢

    古病名。即白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白滞痢者,肠虚而冷气客之,搏于肠间,津液凝滞成白。”方用豆蔻丸等。参见白痢、寒痢条。

  • 周执中

    【生卒】:1885~1969【介绍】:字惠侯。湖南祁东人。随祖父天存习医,后曾行医于祁阳、桃源、衡阳、郴州、洪江、长沙等地,建国后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顾问。行医六十年,精于杂病、温病、妇科病治疗。其治

  • 疡科心得集方汇

    见疡科心得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