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伐肝。详该条。
见《本草便读》。即三七,详该条。
见五处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一。即油灰指甲,详该条。
见《中药材品种论述》。为关木通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闽东本草》。为螺厣草之别名。②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向天盏之别名。各详该条。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
病名。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出《素问·水热穴论》。指体内水湿停留,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疾患。《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
指病情从体质而变化。感受六淫邪气后,由于体质的特殊性,病理性质往往发生不同变化,如同样感受风寒邪气,阳热体质者往往从阳化热,而阴寒体质则易从阴化寒。《医宗金鑑》:“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故生病
①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三七。②见《四川中药志》。为峨参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