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皮肤针疗法。因刺激轻微,适用于小儿,故名。见该条。
见《杭州药用植物志》。为美商陆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后顶,见该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瓦韦之别名。详该条。
指热邪犯胃,或过食煎炒炙煿以致胃中燥热的病症,症见口渴、口臭、易饥嘈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若胃热化火,则见口腔糜烂、牙龈肿痛等。治疗初宜清胃泻火,后宜滋养胃阴。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甲疽。见该条。
夏令盛长之气。《素问·气交变大论》:“收气不行,长气独明。”
见《本草纲目》。为牵牛子之种皮呈淡黄白色者,详该条。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常由肝肾虚热,复感风邪所致。小儿患此,多属实热眼疳。证见“风轮上浮起一翳,黑而圆,其高低大小不等,状如蟹睛”(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目赤羞明,痛极难睁。治法:虚热挟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