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钮头
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金扣钮之别名,详该条。
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金扣钮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一名《珍珠囊》。金·张元素撰。成书于12世纪左右。原书已佚,今仅存辑入《济生拔萃》一书的节录本。首载113种药物的阴阳、寒热、性能、主治、归经及宜忌。其次记述了君、臣、佐、使、通经(通经以为使)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指生于小腿肚的痈。证治见外痈条。
《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三方。栀子、柴胡、黄芩、连翘、防风、荆芥、赤芍药、甘草、当归尾、灯心、金银花。为粗末,水煎服。治肝风郁滞,生疮有脓者。若渴,加天花粉。
见《分类草药性》,为仙茅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5卷。宋·虞庶注。《郡斋读书后志》称:“虞庶……为此书,以补吕(广)、杨(玄操)所未尽。”原书虽佚,但虞氏的见解大多保留于《难经集注》中。
①指肾水不足,引起心火独旺的病变。主要证候有心烦、头晕耳鸣、失眠或睡卧不宁,舌尖红,脉细数等。②指肾本脏阴阳失调,出现阴虚阳亢的病变。详肾火偏亢条。
【介绍】:唐代医生。806~820年(元和年间)曾任刑部郎中,后贬道州刺史。治病效果好,撰《古今集验方》10卷。
病证名。见《女科经纶》卷三。指妊娠后忽下黄汁如胶,或如豆汁,名为胎漏黄水。多因肝脾湿热,或风热,或因郁怒,脾胃气虚下陷所致。胎动不安者,宜黄芪、糯米,水煎服;肝脾湿热者,宜升阳除湿汤;肝脾风热者,宜加
眼科病证。见《银海精微》。又名彩云捧日。多系肝肺风热壅盛,心火内炽,瘀血凝滞所致。常并发于椒疮,由赤膜下垂演变而来。本症“眼中赤涩,肿痛泪出,渐有赤脉通睛,常时举发,久则发筋结厚,遮满乌睛,如赤肉之相
指十二经之络脉。《素问·气穴论》:“孙络之脉别经者……传注十二络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