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帝中即悬雍垂。《重楼玉钥》卷上:“初起(悬雍垂)红肿作痛,生痰不能饮食,日久渐长大出来,甚有长出寸许,拦腰烂去半截,或帝中全行烂去者。”即帝钟风。见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有《李深之手集方》。
见《四川中药志》。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肛漏。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偏脑疽。见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朱砂根之别名,详该条。
治疗燥证的方法。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燥者润之。指燥证要用滋润的方药治疗。燥证有内燥、外燥之分。燥热伤肺胃津液的内燥,用滋阴润燥法;外感燥热伤肺的外燥,用轻宣润燥法。
大指与中指间之指,居大指之次,故称。即手第二指,又名食指、次指、大指次指。
见广嗣五种备要条。
【介绍】:明代医生。字惟恒。兰溪(今浙江兰溪)人。以医为业,对贫穷人不收报酬,并且赠送药物。子郭德昌(字曰生)继承医业,也以医术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