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灸
即间接灸。见该条。
即间接灸。见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380年【介绍】:明初医家。字用诚。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为名医朱震亨弟子,精医术,尤长于本草,汇集金、元著名医家如张洁古、李东垣、王海藏、朱震亨、成无己等关于本草方面的论述和发挥,编
出《吴普本草》。为长石之别名,详该条。
又称下元不固。指肾气虚而表现为肾不藏精、封藏失司的病证。症见遗精、滑精、早泄或夜尿频多,遗尿,小便失禁等。治以固肾涩精为主。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图经》。为百蕊草之别名,详该条。
一手伏脉。详伏脉条。
见慎疾刍言条。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即红大戟,详该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多属战伤救治的专门学科。周代称金疡,为疡医科治疗内容之一。宋代设金镞兼书禁科。元代始设金疮肿科,明代设金镞科。由于其治疗对象多为箭、剑、刀等武器的创伤,故名。参见十三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