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平阳秘

阴平阳秘

阴气和平,阳气固密,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其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猜你喜欢

  • 刺桐皮

    见《中药材手册》。为海桐皮之别名,详该条。

  • 带下赤候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赤带。详该条。

  • 牛虻

    见《本草崇原》。即虻虫,详该条。

  • 钉脑疔

    病名。出《疡医大全》三十四卷。疔疮生于太阳穴附近者。证治同疔疮。

  • 上睥

    解剖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上睑。详该条。

  • 资生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一:“坤为下睑,络通胃腑,脏属于脾……,脾胃相为表里,主腐熟水谷,保合太和,司培元气,曰资生廓。”由于脾胃具有腐熟水谷,吸收运送营养物

  • 肌腱。附于骨节的叫筋,包于肌腱外的叫筋膜。筋性坚韧刚劲,对骨节肌肉等运动器官有约束和保护的功能。《灵枢·经脉》:“筋为刚。”筋和筋膜的功能是由肝所主,并由肝血濡养。《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肝

  • 流火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为丹毒发于小腿部。证见红肿发亮,热痛如烧,不溃不烂,多在小腿肚之下。治宜用矿石灰化于缸内,次日水面上结一层如薄冰者取起,以桐油调匀,外敷于患处,每日二、三次;或以马钱子

  • 干支

    即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详各条。

  • 精髓枯淋症

    淋证之一。多因气血虚衰,精髓干枯所致(见罗应章《经验医库·溲淋》)。多见于老年体弱者。症见小便滴沥不断,其痛难忍。治以干茯汤。参见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