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根之简称,详该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因损打闪错所致。伤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治宜顺势摇动关节,使其复位,用绷带缠缚固定。药物治疗参见损伤条。
推拿手法名。拍打法与击法的统称。见该条。
病证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类证治裁·喘症》:“肾阳虚而气脱,孤阳浮越,面赤烦躁,火不归元,七味地黄丸加人参、麦冬,肾不纳气,身动即喘,阴阳枢纽失交,急须镇摄,肾气汤加沉香,从阴引阳;都气丸入青铅
病证名,指慢惊风后出现的泄泻。《证治准绳·幼科》:“慢惊大病后有之,其粪稀黄褪色,或夹不消化乳食同下,此因脾虚所致。”治宜补益脾气,用参苓白术散。
出《褚氏遗书》。即一孕三胞胎。
见《分类草药性》。为八角枫之侧根,详八角枫条。
【介绍】:南北朝时梁代医生。生平欠详。
指针刺时持针操作的手。一般多用右手。
【介绍】:见朱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