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青龙摆尾

青龙摆尾

①针刺手法名。出金·窦汉卿金针赋》。又名苍龙摆尾。其法进针得气后,斜刺向病所,持针勿转,不进不退,然后向左右慢慢摆动针柄,如扶船舵状。一说“行针之时,提针至天部(浅部),持针摇而按之”(《针灸问对》)。有行气至病所的作用,适用于经络血壅滞之症。②练功方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两臂前平举,掌心朝下,两手掌向内外徐徐摆动。适用于治疗腕部疾患。

猜你喜欢

  • 程敬通

    【介绍】:见程衍道条。

  • 惊则气乱

    气乱,指心气紊乱。心主血、藏神,大惊则心气紊乱,气血失调,出现心悸、失眠、心烦、气短、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素问·举痛论》:“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 ①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物放在清水或其他液体(醋、药汁等)内煎煮。如芫花用醋煮,可减弱其毒性;朴硝与白萝卜同煮成玄明粉。②即煎药法。详该条。

  • 进法

    刺法。指入针后,捻针进至一定深度以候气至的方法。《针经指南·真言补泻手法》:“进者,凡不得气,男外女内者,及春夏秋冬,各有进退之理。”又《针灸问对》:“下针后,气不至,男左女右转而进之,外转为左,内转

  • 水底捞月

    小儿推拿方法。用于治疗发热等症。操作方法有:①先掐总经,清天河水,滴一点水于劳宫处,用手扇几下,再滴一点水于总筋处,然后用屈曲的中指节往右运劳宫穴,并以口吹气,随吹随运。《小儿按摩经·手诀》:“先清天

  • 齿挺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冷传入,其脉令龂齿间津液化为脓汁,血气虚竭,不能荣于齿,故齿根露而挺出。”治宜益气补血。可选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汤等加减。参见牙

  • 产后口渴

    病证名。见竹林寺轮应禅师《女科秘旨》。多因产后失血,多汗耗伤津液或阴虚火旺,火燥液涸所致。症见咽干口渴。治宜生津止渴。方用生脉散加花粉,石斛,知母。若因火燥液涸,消渴饮水不止,治宜滋阴降火,生津止渴,

  • 癖疾

    病证名。见《古今医鉴》。小儿脾胃柔脆,脏腑娇嫩,调护不当,乳食失调,势必伤及脾胃,使脾胃不能消化水谷,水谷不化,则容易停滞而生湿生痰,使邪积胸中,气血流行不畅,脏腑机能衰退,以致气滞血涩,体内排出的浊

  • 脚膝痿弱

    病证名。指两脚和膝部关节软弱无力者。《儒门事亲》卷一:“凡见脚膝痿弱,难于行步,或一足不伸,便作寒湿脚气治之。”肾水衰少,虚火内炎或精血不足,筋骨失于濡养亦可导致。常见于痿证、半身不遂、脚气等疾患。

  • 脉象统类

    见沈氏尊生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