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食厥

食厥

厥证之一。指暴饮暴食所致昏厥的病证。《赤水玄珠·厥证门》:“有人醉饱之后,或感风寒,或着恼怒,忽然厥逆昏迷口不能言,肢不能举者,此食厥也。盖食滞胸中阴阳痞隔升降不通,故生此症。若误作中风而用祛风散气之剂,则胃气重伤,死可立待。宜煎姜盐汤探吐其食,后以平胃散茯苓白术麦芽半夏之类调理;若有风寒尚在者,以藿香正气散解之;气滞不行者,以八味顺气散调之。”《明医杂着·风门》:“食厥者,过于饮食,胃气不能运行,故昏冒也,用六君子加木香。”参见厥证、酒厥等条。

猜你喜欢

  • 肺为华盖

    肺在体腔脏腑中位居最高,有覆盖诸脏的作用。肺又主一身之表,为脏腑之外卫,故称。《素问·痿论》:“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华盖。”《灵枢·九针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

  • 满堂红

    出《涌幢小品》。为紫薇花之别名,详该条。

  • 相杀

    出《神农本草经》。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中毒反应,如绿豆杀巴豆毒。

  • 五府

    与五脏相配的五腑,即小肠、大肠、胆、胃、膀胱。《难经·三十五难》:“小肠者,心之府。大肠者,肺之府。胆者,肝之府。胃者,脾之府。膀胱者,肾之府。”

  • 小抱龙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天竺黄一两,雄黄(水飞)二分,朱砂、麝香各半两,胆南星四两。为细末,煮甘草水,或用腊雪水煮甘草和丸,皂子大,每服一丸,温水化下。治伤风瘟疫,身热昏睡,气粗喘满,痰实壅嗽,及

  • 头颅骨

    ①指顶骨。②指覆盖脑实质的骨骼。主要由左右顶骨和部分额、枕骨构成。

  • 脉诀汇编

    见脉诀汇编说统条。

  • 阴肿成疮

    病证名。阴茎包皮感染湿热毒邪,以致局部焮赤肿痛成疮。《诸病源候论》卷四十:“阴肿,下焦热,热气冲阴,阴头忽肿合,不得小便,乃至生疮。”此症暑天较多,婴幼儿包皮内积垢未除者,每易致之。治宜清热利尿,用导

  • 口臭

    指口内呼出秽浊的臭气。又名口气、口殠。《诸病源候论·口臭候》:“口臭,由五脏六府不调,气上胸鬲。”《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虚火郁热,蕴于胸胃之间,则口臭,宜加减甘露饮,或心劳味厚之人,亦口

  • 燕根

    见《药材学》。即燕窝,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