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骆龙吉

骆龙吉

【介绍】:

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内经拾遗方论》8卷。对于研究古代医学方药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熛疽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又名训疽。指发于指端和手心、足心及心窝部的瘭疽。证治见瘭疽条。

  • 谷胀

    证名。即食胀。指谷食不化所致的胸腹胀满。《仁斋直指方·胀论》:“失饥伤饱,痞闷停酸,朝则阴消阳长,谷气易行,故能食,暮则阴长阳消,谷气难化,故不能食,是为谷胀。”《世医得效方·胀满》:“失饥伤饱,痞闷

  • 鲜鳞攻毒汤

    《痘疹金镜录》卷下方。活鳝鱼头、丹雄鸡头(去毛)各一个,鲜尖头一两。加生姜五片,清水煮熟,取出,饮汁时加酒浆少许,食鸡冠并,余不用。治痘出不快,并一切陷伏倒靥。

  • 锁喉疮

    病名。多由心与小肠火毒上冲所致。症见初起耳前听会肿起,继之则咽喉肿痛,饮食难咽。《疮疡经验全书》卷一:“锁喉疮者,心经毒气小肠邪风发于听会之端,注于悬膺之侧,初生如瘰疠,不能饮食,闭塞难通,渐次肿破化

  • 消风宁嗽汤

    《嵩崖尊生全书》卷七方。桔梗、枳壳、半夏、陈皮、前胡、干葛、茯苓、杏仁、桑白皮各一钱,苏叶一钱二分,甘草四分。加生姜、葱白,水煎服。功能疏风宣肺,化痰止咳。治感冒风邪,鼻塞咳嗽。冬月加麻黄一钱。

  • 乌药顺气汤

    《痧胀玉衡》卷下方。又名十一号屯象方。三棱、莪术、莱菔子、白芥子、延胡索各一钱,枳壳、青皮、乌药各八分,红花七分,香附四分。水煎,稍冷服。治痧气内攻,心腹切痛,胀闷非常。

  • 牛心茶

    见《辽宁经济植物志》。为红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 程从美

    【介绍】:清代医家。别号志阳子。新都(属四川)人。业妇产科数十年,参考前代胎产诸法,结合自身经验,撰《胎产大法》2卷,经程尚琦校阅。

  • 饭汤叶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赶风柴之别名,详该条。

  • 食物辑要

    食物本草著作。八卷。原题为“太仓云谷穆世锡辑,华亭眉公陈继儒正,男天谷士清编。”撰年不详。是书以医理述食物之性,共分水、谷、菜、兽、禽、果、鱼、味八类,一类为一卷。现有明万历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