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鹅黄散

鹅黄散

外科正宗》卷三: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石膏(煅)轻粉黄柏(炒)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杨梅疮,溃烂成片,脓秽多而疼甚者。

用法用量干掺。烂疮即可生疤,再烂再掺,毒尽为度。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外科正宗》卷四: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绿豆粉30克滑石15克黄柏9克轻粉6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止痛收干。主痤痱疮作痒,抓之皮损,随后又疼者。

用法用量以软绢帛蘸药扑于患处。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医宗金鉴》卷五十一: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黄柏(生)石膏(煅)各等分

制法上药共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小儿因父母素有杨梅结毒,传染胞胎,初生无皮者。

用法用量扑患处。湿则干扑,干则用猪苦胆调搽。内服换肌消毒散。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石膏黄柏薄荷叶各等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燥湿止痒。主梅疮溃烂,湿疮浸淫,痛痒难忍,脓水淋漓。

用法用量先用双花、甘草汤洗患处,再以药面擦患处。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石膏62g,黄柏15g,青黛9g,轻粉3g,六一散。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湿疹,皮炎,烧伤,溃疡。

用法用量方中六一散剂量原缺。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金鉴》卷五十一: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黄柏石膏(煅)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父母梅毒遗传,小儿初生无皮。

用法用量湿者干扑,干者用猪苦胆调搽。

摘录《金鉴》卷五十一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绿豆粉31g,黄柏93g,轻粉6g,滑石粉15g,冰片3g。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痱子。

用法用量用猪油调成软膏。外用。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猜你喜欢

  • 洞阳丹

    《鸡峰》卷十三:洞阳丹药方名称洞阳丹处方附子1两,天雄1两,乌头1两。制法上为末,入钟乳粉1两,同研匀,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补其气,去风冷,通血脉。主用法用量每服1-2丸,空心温酒

  • 天麻半夏汤

    药方名称天麻半夏汤处方天麻半夏各3克橘皮(去白)柴胡各2.1克黄芩(酒制,炒)甘草白茯苓(去皮)前胡各1.5克黄连0.9克(去须)制法上九味,哎咀,都为一服。功能主治治风痰内作,胸膈不利,头眩眼黑,兀

  • 透关丸

    药方名称透关丸处方麻黄(去根节.二两)麝香(研.半两)天麻(半两)没药(研.一两)乳香(研.一两)地榆(一两)甜瓜子(一两)川乌(生.去皮脐.一两)玄参(一两)炮制上为末,以酒一升,慢火熬为膏,更重入

  • 姜苓半夏汤

    药方名称姜苓半夏汤处方茯苓3钱,泽泻2钱,甘草2钱,半夏2钱,橘皮3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痰饮咳喘。用法用量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四圣心源》卷五

  • 夜光丸

    药方名称夜光丸别名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卷七)。处方天门冬(去心,焙)麦门冬(去心)生地黄熟地黄新罗参(去芦)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各30克枸杞子(拣净)牛膝(酒浸,另捣)金钗石斛(酒浸,焙干,另捣

  • 塌胀丸

    药方名称塌胀丸处方白樟柳根90克(锉细)赤小豆150克 陈橘皮(去白)60克木香3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滴水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健脾理气,行水消肿,治水溢皮肤,浑身肿胀,喘急,小便不利。用法用量每

  • 荷叶粥

    《民间方》:荷叶粥药方名称荷叶粥处方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制法将鲜荷叶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同粳米、冰糖煮粥。功能主治清暑利湿,升发清阳,止血,降血压,降血脂。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病以

  • 养血助胃丸

    药方名称养血助胃丸处方当归(酒洗)30克川芎30克白芍(盐、酒炒)36克 熟地黄(姜汁浸,炒)24克人参15克白术(土炒)40克 白茯苓18克甘草(炙)9克山药(炒)30克莲子肉(去皮、心)30克扁豆

  • 金钗石斛膏

    药方名称金钗石斛膏处方金钗石斛2斤。制法金钗不易出汁,必须多煮,时间宜长,用清水煎煮3次成浓汁,去滓滤清,加白蜜3斤收膏。功能主治滋润清火,养胃平肝。主因肝火所致之头痛,牙痛,口苦咽干,烦躁失眠等症。

  • 干藕节散

    药方名称干藕节散处方干藕节。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坠跌瘀血,积在胸腹,吐血无数者。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2次。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